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5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41.
湍流式湿法除尘脱硫装置试验研究及工业性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湍流式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试验系统,对装置的阻力及脱硫特性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该装置工业性应用的情况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542.
对带侧向喷气孔的钉肋换热器冷却散热的热力学性能做综合理论分析,研究了其传热过程因传热和摩擦损失引起的不可逆熵产的变化特点,对3种肋结构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543.
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术锅炉置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在冷,热态试验基础上,给出了外置式换热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利用该原则和方法对1台4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外置式换器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544.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1台12MW的循环化床锅炉炉膛内进行了灰颗粒和气体的取和分析,得到炉内灰颗粒流率分布,颗粒粒分分布,灰颗粒含碳量及O2、CO、H2和CH4等烟气成分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545.
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气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质固定床气化技术具有运行稳定、可提供清洁能源等优点,但也存在气化效率差,燃气热值低的问题.以采用炉膛集中供风技术和还原区热量包裹技术的下吸式气化炉为研究对象,研究护膛温度、空气当量比(ER)对燃气成分、燃气热值、气化效率等气化性能的影响,并与以往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该气化炉能保证在较低ER内(0.1~0...  相似文献   
546.
在小型流化床热解反应器上,以小龙潭褐煤为热解原料,通过控制二次热解段尺寸和加热条件,研究不同热解温度(500~800℃)和热解气停留时间(5.5~18.7 s)对煤热解挥发产物产率及组分的影响。通过增加管径和增加长度控制气体停留时间,在各个温度下,均会出现焦油产率的下降,气体产率的上升,焦油气相二次反应更为明显。焦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增加,其中苯、二甲苯及多环芳烃含量在较长停留时间下的增加明显,酚类及脂肪烃含量有所下降。焦油发生裂解、缩聚、加氢等二次反应,CO_2、CO等主要煤气组分均有所上升,并随温度的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47.
就生物质热解焦油的催化裂解对燃气组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选用SiC、Al2O3、MgCO3这3种催化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试验。发现3种催化剂均能促进焦油转化成可燃气组分,有效降低焦油含量,使燃气组成发生变化。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8.
液柱冲击塔雾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君  高翔  郭瑞堂  骆仲泱 《热能动力工程》2006,21(3):275-278,282
液柱冲击塔内液柱雾化效果直接影响系统的脱硫效率,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挡板类型、液体进口流量、气体流速以及喷嘴与挡板的间距。在一小型液柱冲击塔模拟试验台上,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模拟试验塔内液柱雾化形成的气-液两相流场。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结构因素和操作参数对雾化流场内液滴的尺寸及其运动速率有显著影响,并且发现流场中的液滴粒径符合Rosin-Rammler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49.
应用一种新型的电催化氧化技术??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进行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重点分析了SO2和NOx脱除的反应特性和相互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0.042 L(min(1的氨气注入下,50%的SO2在放电前被脱除,但放电过程仍对SO2的脱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NOx的脱除取决于放电过程,放电前的脱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脱除过程中,适量的SO2能够提高NOx的脱除,最大能使NOx脱除率提高25%,但过高的SO2又使NOx的脱除趋于减少.不同SO2初始浓度下NOx脱除率的变化主要归因于SO2和NO2之间的反应.NO初始浓度的变化对SO2的脱除影响较小.烟气成分的变化对SO2和NOx的脱除影响也不明显.在脱硫脱硝过程中,观察到的白色晶体状物质主要成分是硫酸铵和硝酸铵.  相似文献   
550.
以煤炭分级转化半焦为原料,采用廉价烟气活化法制备适用于小分子污染物吸附脱除的活性炭,分别从活化工况、活化气氛、热解气氛三方面探究并对比了其物化性质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分级转化半焦经烟气活化,在最优工况下可以得到比表面积为798.27 m2/g的活性炭,其微孔体积为0.327 cm3/g,碘值可达1056.84 mg/g。当固定烟气气氛中两种组分的浓度时,活性炭的碘值、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随第三种组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对比氮气热解半焦和模拟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煤气热解半焦所制的活性炭,煤气半焦活性炭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和碘值均有所提高,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能耗,最优活化时间降低50%,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