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食品软包装复合膜热封过程的变形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食品软包装复合膜热封时容易出现变形和起皱的问题,采用ANSYS 有限元仿真软件的热单元模块对典型的透明复合包装袋薄膜PET/PE/CPP和不透明复合包装袋薄膜PET /AL /PE 进行热变形仿真,分析热封温度、热封时间、冷却温度、热刀宽度及包装袋尺寸对热封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PET/PE/CPP的变形量约为PET/AL/PE 的变形量的6倍多;仿真条件下,热封温度为140℃,热封压力为0.5MPa,热封时间为0.5s,冷却温度为25℃,热刀宽度10mm;在包装袋长度和宽度相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小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52.
利用Fe3O4基电流变液对玻璃材料进行抛光加工试验,考察了抛光截面的形状特征,研究了加工间隙、电场强度对玻璃工件的材料去除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流变效应微磨头定点抛光的加工痕迹呈近似"U" 形,材料去除率取决于磨料与工件表面的研磨压力和相对速度的共同作用,材料去除量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而随加工间隙的增大而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53.
磁力研磨加工塑料模具钢的表面粗糙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模具曲面精整加工的问题,探讨采用磁力研磨加工模具曲面的工艺。基于数控铣床研制了磁力研磨实验装置,对塑料模具钢磁力研磨加工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工具旋转的磁力研磨加工方式,磁性磨料受到磁场约束力和离心力的作用,成为影响加工过程正反两方面的因素。经过对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加工间隙、磁极工具转速、进给速度及加工时间等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的研究,得到了模具钢磁力研磨加工过程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54.
基于对圆盘剪分切的圆盘刀磨损仿真建模,对不同侧向间隙、径向间隙和刃口锋利度的圆盘刀刃口磨损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刃口磨损深度和分布的影响。对圆盘刀分切能耗的分析表明板材分切能耗与刃口磨损的变化规律一致,可以通过分切能耗的大小表征磨损的程度。研究发现增大侧向间隙能显著降低磨损和能耗;改变径向间隙对磨损和能耗基本无影响;刃口锋利度下降,磨损和能耗整体上有所增大,但圆盘刀侧边的磨损减小。最后,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对不同加工参数下圆盘刀刃口的接触压应力和相对滑移速度的变化历史对比分析,建立了圆盘刀磨损模型。  相似文献   
55.
高精密的柱面镜光学元件,不但要求其具有极低的表面粗糙度、无表面/亚表面损伤和低的残余应力等,而且需要保证其柱面母线的平行度与垂直度。通过分析传统磨研抛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光学表面成型技术(CCOS) 2种技术对柱面镜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面形精度和母线误差的影响,归纳2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现有加工方法存在的低效率、高粗糙度、表面/亚表面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非球柱面镜磁流变抛光新工艺,并通过时间参数实验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该工艺降低了柱面镜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面型精度,在抛光时间为40 min时,表面粗糙度Ra从1.84 μm降低至0.36 μm,局部面型精度RMS1从 1.91 μm降低到0.24 μm,母线截面面型精度RMS2从4.1 μm下降到0.68 μm。   相似文献   
56.
基于芬顿反应的磁流变化学复合抛光加工原理,对单晶SiC基片进行磁流变化学复合抛光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对其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刚石磨粒粒径的增大,材料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而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磨粒质量分数的增大,材料去除率增大,而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当羰基铁粉质量分数增大时,材料去除率增大,而表面粗糙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氧化剂质量分数增大,材料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而表面粗糙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加工间隙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加工间隙为1.0?mm时,加工表面质量较好;随着工件转速和抛光盘转速增大,材料去除率均先增大后减小,表面粗糙度均先减小后增大。获得的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磨粒粒径,1.0 μm;磨粒质量分数,5%;羰基铁粉质量分数,25%;过氧化氢质量分数,5%;加工间隙,1.0 mm;工件转速,500 r/min;抛光盘转速,20 r/min。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约为40.00 nm的单晶SiC进行加工,获得表面粗糙度为0.10 nm以下的光滑表面。   相似文献   
57.
加减速控制方法是数控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所以研究加减速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简单介绍了数控系统控制刀具轨迹运动的余弦加减速控制算法,并针对数控系统在处理大容量短轨迹NC代码时的运动加减速控制问题,提出了区域整体按余弦曲线加减速处理新的控制算法.实验证明,按照多段短轨迹代码整体按余弦曲线加减速规律进行控制,既能达到比较好的控制效果,满足加工的要求,又能解决海量短轨迹代码单段处理所产生的问题,更好的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58.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砂带千页轮的研抛加工原理和特点,通过加工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出砂带千页轮研抛加工所需的合理切向线速度,针对不锈钢锅体本身特性提出了适合其加工的合理切向线速度和吃刀深度等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59.
多轴数控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的研究热点,根据研究需要,提出了五轴数控实验平台的主要要求,并描述了双转台五轴数控实验平台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60.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新型滤波减速器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新型滤波减速器的传动原理及结构,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新型滤波减速器动力学模型,通过Frequney Finder模态求解器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前15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情况,找出新型滤波减速器的薄弱环节,得出整个减速器不会出现共振现象、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的结论,为减速器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