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0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曲面成像的自动聚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面物体的聚焦采用一般的平面聚焦算法 ,无法精确的进行聚焦 ,甚至导致聚焦完全失败。本文提出了一种适于曲面聚焦的边缘滤波求均值算法 ,该算法应用在弹头痕迹识别系统中 ,取得了很好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92.
贴片机对准系统的精度标定是视觉定位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贴片精度与贴片质量。传统的标定方法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矩阵计算和分析,来确定相机的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和图像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掌握大量的三维几何知识与投影理论,并且计算繁杂。本文提出的基于光栅的精度标定方法,将光栅图像灰度值之和形成一组周期固定的准正弦信号,通过像元平移把图像条纹灰度值变为李萨如图。通过对李萨如图及其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直接计算出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实现光学系统的精度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标定方法的精度高,偏差小于0.2微米,精度达到亚微米级,满足贴片机的对准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线阵CCD为传感器的运动金属板坯头尾热成象探测器。此成象探测器采用改进直方图门限的图象处理技术和纵横双线阵CCD,对热轧线上的热金属板坯头尾部的自辐射图象的识别分辨力优于11mm/2000mm。其结果可用于轧钢厂优化控制热金属板坯的头尾剪切。  相似文献   
94.
利用音圈电机控制测量过程中测量力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可控测量力的激光干涉位移传感器,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测量原理.通过对测杆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改变音圈电机的驱动电流可以很好地控制触针作用于样品表面测量力大小.分析测杆的运动模型,得出测杆转动会带来水平测量误差,提出了相应的误差补偿方法.使用该传感器对倾斜放置的样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大量程范围内能实现高精度的表面形貌测量,并有效的控制测量力,减小对测量表面的划伤.  相似文献   
95.
一种采用宽动态范围位移传感器的新型圆度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圆度仪,它采用的位移传感器以全息柱面衍射光栅为标准器,动态范围宽,分辨率高,可进行圆度误差、波度及表面粗糙度的综合测量,比一般的圆度仪有更多的功能。本文介绍了传感器的原理、数字滤波、圆度误差的评定方法以及检定与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原理可测量曲面轮廓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组成结构和测量原理 ,进行了相应的软件开发 ,并做了实际测量  相似文献   
97.
基于OpenGL的三维表面轮廓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证X—Y水平方向精度的前提下.采用激光干涉式的三维表面轮廓仪来获取三维券面轮廓信息,然后建立了一种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模型,对三维表面形貌进行了更加真实再现。通过实际的测量,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视化程度高、立体感效果好、信息量足、实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8.
精密衍射光栅信号的椭圆拟合与细分校正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选择  郭军  谢铁邦 《工具技术》2003,37(12):47-49
讨论了对相位差为非严格 90°的衍射光栅干涉条纹两路正弦信号的椭圆拟合算法的实现 ;提出了基于光栅正弦信号实际相位差进行残余相移识别的软件细分校正方法 ;分析了常规软件细分处理方法的缺陷并对常规细分处理方法所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仿真。测量系统稳定下的噪声测量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细分校正方法在提高光栅测量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介绍了一种以柱面全息光栅为标准器的大量程表面形貌测量仪,详细说明了该仪器传感器原理和光电信号处理方法,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平台LabW indows/CVI的软件系统并进行了实际测量。该仪器垂直测量范围为±3mm,垂直分辨率为0.005μm。  相似文献   
100.
工程表面粗糙度两用测量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工程表面粗糙度两用测量系统的设计原理、仪器结构及测试结果。该系统可采用接触法和非接触法两种测量方式,接触法测量范围达±100μm,最小分辨率为0.005μm;非接触法测量范围达±250μm,最小分辨率为0.01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