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耐磨擦性是接装纸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能,接装纸的耐磨擦性能差将导致印刷面的色层脱落引起卷烟拖色缺陷,并影响卷烟的外观质量,因而针对该项指标的检测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接装纸的耐磨性检测方法进行考察,研究开发了超声振荡-紫外光谱法和磨擦-色差测定法,并从方法的前处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以及与机台实际运行过程的相似性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显示:磨擦-色差测定法的磨擦机理与机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运行磨擦更为相似,其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前处理方法更为高效快捷,可作为系统的检测方法对接装纸的耐磨擦性能进行检测和判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加热模式下薄荷型加热卷烟烟气中主要成分释放量及转移率变化情况。【方法】以3种不同加热模式的烟具HTP1(内芯刀片加热)、HTP2(外围加热)、HTP3、HTP4、HTP5(内芯针式加热)和10款对应的薄荷型加热卷烟为研究对象,分析烟支中薄荷醇、烟碱和甘油的含量分布和在加拿大深度抽吸(HCI)模式下烟气中薄荷醇、烟碱和甘油的转移率和逐口释放量变化。【结果】(1)薄荷醇转移率与烟具加热温度、加热模式及烟支中薄荷醇添加位置等因素有关,内芯刀片式加热卷烟、外围加热卷烟、内芯针式加热卷烟的薄荷醇转移率分别为27.45%~30.27%、15.81%~17.48%和13.39%~26.36%,内芯刀片加热卷烟的薄荷醇转移率高于其他样品。(2)内芯刀片式加热卷烟薄荷醇逐口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薄荷强度口味样品中薄荷醇释放量有较明显差异;外围加热卷烟薄荷醇逐口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快速下降的趋势,内芯针式加热卷烟薄荷醇释放量则是先上升后缓慢下降。(3)内芯刀片加热卷烟的烟碱和甘油转移率高于其他样品。(4)内芯刀片加热方式结合有序排列薄片的组合,其烟气中薄荷醇、烟碱和甘油的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根据岩体结构分类方法,把破坏类型为Ⅲ,Ⅳ,Ⅴ类的煤视为散体结构岩体.借鉴土力学流土失稳理论分析煤与瓦斯突出机制,把临界失稳梯度作为煤体的抗突强度指标.通过对煤体瓦斯压力梯度变化过程的分析,指出低透气性煤比高透气性煤更容易发生高强度突出的原因是由于低透气性煤的"失稳分层"的单位体积煤体具有更高的气体膨胀能.提出隔渗帷幕法和反滤层法2种控突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覆盖型岩溶区建筑物下隐伏土洞的探测原理与方法。采用在建筑物周边布置浅层地震测线,初步了解沿基岩面的岩溶发育以及土洞的分布状况,然后在建筑物内利用静力触探方法对地震探测结果进行验证,从而可以较精确地确定隐伏土洞的形态、分布、土洞内充填及塌陷松动范围与程度。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研究振动沿裂缝传播时所产生绕射波的特征基础上,结合实例,介绍了运用地震法探测结构体裂缝深度的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电加热卷烟的研究现状,为产品开发和改良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对电加热卷烟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物质(水分、甘油和烟碱)释放规律研究及现有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①电加热卷烟主要包含热传导和对流换热两种传热形式,其关键物质释放过程的本质是发生在体系内部复合物理、化学反应的传热、传质和相变问题;②烟草基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如水分蒸发及碳水化合物和大分子物质的热解等;③电加热卷烟工作过程中,水分在大温度范围内均有释放,甘油和烟碱的释放分别主要在150~250 ℃和110~220 ℃区间,关键物质的释放与加热温度、雾化剂质量分数、烟支含水率等多重因素有关;④现有数值模拟工作中对电加热卷烟内部的传热和关键物质释放、烟气在滤嘴段的降温和流动特性以及电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谢焰 《土工基础》2011,25(1):57-60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具有衬垫和气液收集系统的特殊土工构筑物.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特殊的土,其颗粒大、成份复杂,填埋体内温度高;渗滤液的溶质对吸力产生影响;垃圾的压缩性与降解有关,而垃圾的强度受纤维状"加筋"相的影响;渗滤液的渗漏引起土体和地下水的污染,污染物迁移包括对流、扩散和吸附三种方式;填埋体的沉降和稳定性还要考虑固-液...  相似文献   
18.
适宜降解条件下填埋场的沉降模型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填埋场的沉降和容量分析对其填埋期及封场后的运营有着重要意义。综合比较了不同的填埋场沉降分析模型,总结了各种填埋体压缩试验和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如果生物降解被抑制,蠕变引起的压缩量相对较小,大部分力学压缩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完善并改进了生物降解压缩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与现场孔隙比沿深度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该模型能用于描述常压力下的试样压缩,也能分析分层堆填填埋场的容量分析和封场后沉降,尤其适用于降解条件适宜的情况。模型中采用的参数可以通过压缩试验或反分析沉降资料的方法获得。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改善填埋期间填埋体的降解条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填埋场的容量,减少封场后沉降的潜力。如果不考虑填埋过程、填埋高度、初始有机质含量、填埋场降解条件,即使有了一定的沉降观测资料,单纯采用经验公式去分析封场后沉降也并不合理。  相似文献   
19.
谢焰  周静  沈杰  杨雄 《硅酸盐通报》2017,36(12):4193-4197
采用层叠-切割法制备了不同纤维层厚度的高固含量MFC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其叉指电极间距,探讨MFC结构对其电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层厚度适当增加,叉指电极间距适当减小均能提高MFC俘能器的输出电压,改变纤维层厚度还可以调节MFC的谐振频率.当纤维层厚度为0.3 mm、叉指电极间距为0.5 mm时,MFC悬臂梁俘能器在负载为1000 kΩ时的输出功率为4.8μW,功率密度为18 mW/m2,且具有良好的输出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王自学  谢焰 《山西建筑》2010,36(3):118-120
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填埋场沉降计算模型,包括传统土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模型、经验公式、流变模型、考虑降解的综合性模型,对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考虑降解和分级堆填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