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工业技术   160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51.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电化学方法等手段对西部某油田油管腐蚀失效件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井下油管管体外壁发生严重点蚀主要因素是酸化过程残酸反排阶段的残酸液和地层水中的高浓度氯离子,同时CO2和H2S也促进了腐蚀发生。油管管体相对于结箍发生了更严重的点蚀,主要是因为油管管体和结箍在材质、金相组织以及耐蚀性上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2.
不同温度下超级13Cr在Cl~-/CO_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油田现场Cl~-/CO_2腐蚀环境,对超级13Cr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的耐均匀腐蚀及点蚀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金相、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超级13Cr均匀腐蚀速率增大,温度升高到150℃时,均匀腐蚀由轻微腐蚀转变成中度腐蚀。在Cl~-/CO_2腐蚀环境中,超级13Cr不锈钢极易发生点蚀,且温度升高,点蚀程度先加重后减弱,在120℃时,点蚀坑数量最多,尺寸最大,点蚀最严重。XRD结果显示,所有温度条件下材料均无CO_2腐蚀产物FeCO_3产生,超级13Cr不锈钢依靠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抵抗CO_2腐蚀。  相似文献   
53.
采用电化学渗氢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实验方法,研究了G105钢的钻杆、方钻杆、转换接头的渗氢性能,以及在应力渗氢环境下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构件G105材料的渗氢电流和氢的渗透通量有明显区别。随充氢电流增大,试样的渗氢电流和氢的渗透通量增大。在不同应力条件下,3种部件的渗氢实验表明,其断裂时间随应力的增大而缩短。  相似文献   
54.
设备腐蚀一直是炼油企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冷换设备的腐蚀,近年来表现尤为突出,已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在腐蚀研究中,人们试图寻找设备的腐蚀结果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预测设备腐蚀速率的变化趋势,进而预测设备的剩余寿命.目前,用于腐蚀研究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5.
制备了一种新型希夫碱缓蚀剂1-苯基-3-(1-环己胺)-1-丙烯(PCP),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扫描、电化学阻抗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对油套管钢N8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该酸化缓蚀剂对N80钢在盐酸溶液中具有很好的缓蚀性能,属于混合型缓蚀剂,温度对其缓蚀效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6.
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效应和性能,使得纳米材料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用途。本文就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采用应力环、C形环和4点弯曲加载试验方法,分别选取直接取样和机械压平后取样2种方式,研究了X52和X80两种管线钢母材及其焊缝区硫化物环境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和有限元模拟法分析了4点弯曲加载试样的残余应力分布特征,探讨了取样方法对不同管径的管线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大直径管线钢SSCC行为评价,直接取样与机械压平后取样均较合适;对于小直径管线钢,采用直接取样的C形环加载法是合理的,而采用机械压平后取样的4点弯曲加载法由于在压平过程中引入了较大的残余应力,由此导致试验结果与管线钢自身SSCC敏感行为产生较大差异,因而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58.
阿赛输油管线腐蚀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赛输油管线的服役历史、运行环境、历年大修情况以及漏磁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阿赛输油管线虽然铺设时间不长,但管道腐蚀却很严重,腐蚀发展速率高,管道的腐蚀以电化学因素引起的外腐蚀为主;腐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保温层进水引起的;通过对阿赛输油管线1~3号站之间智能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腐蚀主要发生在管道的底部位置,腐蚀缺陷主要位于1∽2号站之间。占缺陷总数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59.
N80钢在高温高压下的抗CO2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N80钢的CO2腐蚀性能,模拟大庆油田井下的腐蚀环境,通过高温高压釜进行了N80钢的腐蚀实验,采用SEM、EDS和XPS测试手段分析研究所获得的CO2腐蚀产物膜的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N80钢的气相腐蚀过程与液相腐蚀过程相似,但腐蚀速率小于液相,气相中N80钢为中度腐蚀;N80钢在85℃时为局部腐蚀,110℃有轻微的局部腐蚀,而170℃时为均匀腐蚀;在CO2腐蚀介质中,N80钢表面形成了腐蚀膜层,85℃时为单层,110℃和170℃时则为双层结构;N80钢的腐蚀膜主要是由晶态FeCO3构成的,还夹杂着少量Fe的氧化物、碳化物和单质Fe等。  相似文献   
60.
X70管线钢在模拟高pH值介质中裂纹断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星  王荣  白真权 《石油机械》2003,31(12):4-5,8
用扫描电镜 (SEM )分析了X70管线钢在模拟高 pH值 (pH =9 3)土壤介质 0 5mol/LNa2 CO3+1mol/LNaHCO3的碳酸盐溶液中 ,循环载荷下的裂纹断口形貌。结果表明 :(1)在高应力比 (R =0 9)下 ,静载拉伸力学因素在断裂机制中占主导地位 ,断口的大部分呈现静载断裂特征 ,随着应力比R的降低 ,断口呈现疲劳断裂特征 ;(2 )随着加载频率的降低 ,断口MnS夹渣的数量和密度明显增加 ;(3)由于X70管线钢的晶粒很细小 ,在碳酸盐溶液中的断口并没有呈现典型的晶间断裂冰糖状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