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当前,电气安装工程发展比较迅速,竞争也越发激烈,另外,由于安装材料以及安装费用不断上升,为了确保企业利益,必须要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对电气安装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几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雯静 《中国塑料》2015,29(12):101-105
从柔顺机构的变形能力、动力学性能、静态失效和疲劳失效4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材料参数与柔性构件的最大变形以及机构固有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聚合物的材料特性对柔顺机构静态失效和疲劳失效的影响,从而探讨出聚合物在柔顺机构的设计过程中的优越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柔顺机构的操作精度和工作性能,需要对其频率特性进行研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柔顺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得到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和模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机构固有频率灵敏度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柔顺机构频率特性与各设计参数间存在着特有的内在关系,最后说明了该方法对柔顺机构频率特性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甲壳素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得到壳聚糖,甲壳素和壳聚糖分子骨架有大量的手性碳原子存在,且含有较多的羟基、乙酰氨基或氨基活性官能团,容易进行化学改性得到有较好手性识别能力的衍生物,且它们能以膜、纤维、凝胶及微球等不同形式出现,可作为各种手性分离介质。概述了近年来甲壳素衍生物作为手性分离介质的重要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色谱手性固定相、手性分离膜、分子印迹聚合物。重点介绍了这些手性分离介质的结构、制备及性能,并展望了甲壳素衍生物手性分离介质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含柔性铰链的平面柔顺曲柄连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伪刚体模型.通过对伪刚体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一种新的含柔性铰链的平面柔顺机构驱动力矩的计算方法.算式表明,平面柔顺机构的驱动特性与机构中柔性铰链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根据算例分析结果可知,含柔性铰链的柔顺机构的最大驱动力矩可通过改变柔性铰链的刚度和柔性铰链未发生变形时机构的初始位置来减小.计算了当柔性铰链的刚度及初始位置达到最优时最大驱动力矩的缩减比,为平面柔顺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冷泡茶的产品特性、冲泡原则和冲泡方法,以及市场需求特点,提出冷泡茶浸泡容器结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普通矿泉水包装瓶的结构特征,设计出2种冷泡茶浸泡容器结构,选择高密度聚乙烯作容器材料,实现冷泡茶浸泡容器的便携性和个性化需求。巧妙的结构设计为人们在不同条件下饮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以其携带便捷、操作简单、应用丰富等优点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带动移动学习的发展。基于智能手机的教育游戏还处于理论探讨层面,有待于深入探讨。本文在分析手机教育游戏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展望了手机教育游戏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柔顺机构动力学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于柔性杆大变形所引起的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柔顺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变得更加复杂、困难。基于此,在充分考虑柔性杆大变形特性的基础上,基于简化思想,提出一种柔顺机构动力学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以末端受纯弯矩、垂直力以及固定—导向等3种模式下的柔性杆为研究对象,根据欧拉—伯努利方程,并结合伪刚体模型所得边界条件,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拟合柔性杆的变形曲线方程;通过求解变形曲线对时间的导数,得到其上任意点的速度,进而推出柔性杆的动能表达。基于伪刚体模型,根据功能转换关系,推导出柔性杆的变形势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平行导向柔顺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最后,结合具体算例,通过对几种不同模型所得系统频率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描述含大变形柔顺杆的柔顺机构的动力学特性,需要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描述柔顺杆件的变形,根据Lagrange方程建立了含大变形柔顺杆的柔顺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柔顺机构中大变形柔顺杆上任意一点的应变的算法,计入了应变中的非线性应变项——附加拉压应变。以平行导向柔顺机构为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相互验证了实验系统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模拟柔顺机构中柔顺杆件末端特征的2R伪刚体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柔顺机构是一种新型机构,其中包含的柔顺杆件会因为产生大变形而导致分析起来十分复杂。伪刚体模型能够简化柔顺杆件的大变形分析。基于伪刚体模型的原理,针对柔顺机构中的柔顺杆件,提出以末端转角参数化近似方法为基础的2R伪刚体模型。该模型用两个不同劲度系数的扭转弹簧连接3个不同长度的刚性杆件,并用特征半径系数表征刚性杆件的长度,用刚度系数表征扭簧的扭转能力,通过二维搜索得到模型的最优特征半径系数,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到模型的刚度系数。该模型能准确模拟柔顺机构中柔顺杆件的末端变形轨迹和变形角度。推导柔顺杆件和伪刚体模型变形时的应变能公式,通过数值对比,从能量角度评价伪刚体模型储存应变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