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地震剖面的重新对比解释,对盆地构造格架、形成演化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第四纪与第三纪柴达木盆地为不同构造背景下发育的叠合盆地。第三纪柴达木盆地主要位于乌图美仁—大柴旦断裂带以西,第四纪盆地主要位于该断裂带以东,一里坪坳陷是两期盆地的主要叠合区域。第三纪盆地形成于早喜马拉雅运动,发展于中喜马拉雅运动,消亡于晚喜马拉雅运动,经历了由断陷到坳陷至反转隆升的过程。下第三系具有多个沉积沉降中心,中新统与上新统具有相对统一的坳陷中心,后期构造变形强烈,断裂、褶皱发育。而第四纪盆地形成于晚喜马拉雅运动,为走滑盆地,沉积中心在纵向上向东有所迁移,构造变形弱,多为同沉积构造,幅度较小。柴达木盆地独特的油气地质条件,决定了在油气勘探上必须采取非常规思路和方法,向斜部位、构造裂缝可能有大发现。  相似文献   
22.
遥感图像所揭示的宏观信息,表明六盘山盆地的边界具有性质多样、分期活动等特点,走滑断裂、逆冲断裂为主要边界断裂。由卫星图像上影纹结构、水系和色调异常对盆地内局部构造和线性构造进行解译和分析后,将盆地内的二级构造带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走滑扭动型、逆冲挤压型和拉张伸展型。研究认为海原坳陷为有利含油气区块,樊家山构造为最有利局部构造。最后提出了开展六盘山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24.
近年来,随着卫星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已成为自然资源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油气资源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针对中国石油矿权管理业务特点,卫星对地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相结合开展勘探地表条件精细识别和风险定量评估,多星协同观测与时序变化检测相结合开展勘探开发历史追踪和动态监测,矿权管理多场景应用实践表明,卫星遥感技术可有效应用于矿权进退决策支持、矿权探采合规监测和勘探地表信息管理与可视化,充分保障矿权地表评价精度,大幅降低油田地面调查工作成本,科学提升矿权合规巡检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建立全域化多级联动的监测网络来推动卫星遥感技术在支撑油气矿权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25.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白芦笋茎、白芦笋尖、绿芦笋茎和绿芦笋尖中的酚类物质,通过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总单宁、缩合单宁和芦丁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并探究芦笋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芦笋中均不含单宁类物质;绿芦笋尖中总酚、总黄酮、芦丁含量最高,3种抗氧化活性均最强,其后依次为绿芦笋茎、白芦笋尖和白芦笋茎。HPLC指纹图谱显示,绿芦笋尖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最高,白芦笋茎中则最少。以上结果说明绿芦笋比白芦笋中酚类物质更多,抗氧化性更强,且芦笋尖中酚类含量及抗氧化性优于芦笋茎。相关性分析发现,芦笋中总酚、总黄酮、芦丁、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表明芦笋中酚类物质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6.
为提取隐伏构造信息,选择了台北凹陷内几个子区使用TM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假彩色合成及频率增强等方法。处理后的图像较好地反映了隐伏的局部构造和断层。最后浅述了环形构造的形成机制,并结合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成果,预测了环形构造的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27.
王桂宏  殷利甫 《勘探家》1997,2(4):39-43
为提取隐伏构造信息,选择了台北凹陷内几个子区使用TM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假彩色合成及频率增强等方法。处理后的图像较好地反映了隐伏的局部构造和断层。最后浅述了环形构造的形成机制,并结合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成果,预测了环形构造的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28.
硫化物氧化兼性自养金色链霉菌LD48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化物氧化、兼性自养金色链霉菌LD48在以Na3S为唯一硫源的条件下对硫化物氧化酶产生的最适接种量为1%。在试验的pH值范围内,起始培养最适pH值为7.4。随着培养液中乙醇体积分数由1%~5%增加,菌体生长和硫化物氧化活性的积累都在下降。酵母提取物是一有效的生长刺激因子,在无机氮源(NH4)2HPO4的基础上添加0.15%的酵母提取物,能够提高菌体生物量95%。S2O3^2-与SO4^2-对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积累都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培养过程分析表明,培养56h硫化物氧化酶产生达到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