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4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不平衡系统中ASVG动态建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首先分析平衡系统中ASVG的动态行为,不平衡系统中连接线上正序电流、负序电流对直流测电容电压的影响,得出系统不平衡情况下ASVG交流侧有负序电压和三次谐波电压分量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系统不平衡情况ASVG暂态稳定计算用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2.
状态空间中电压稳定性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将非线线性动态系统稳定理论的一些成果运用到电压稳定分析中,研究了系统平衡点个数随运行条件变化的特性及平衡点点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静态分叉点的方法,并在状态空间中构成了计及OLTC和负荷动态特性的电压稳定域,最后,采用时域仿真说明了该理论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3.
SVC和TCSC提高电压稳定性作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小扰动分析法和非线性动态方法中的分岔等概念对SVC和TCSC提高电压稳定性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由SVC和动态负荷相互作用引起的Hopf分岔现象,并对SVC和TCSC时间常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在简单系统中,TCSC比SVC更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TCSC时间常数的变化比SVC时间常数的变化对电压稳定功率极限影响小;装设SVC和TCSC后可以显示地增大系统的电压稳定功率极限。在考虑SVC或TCSC动态的情况下PV曲线鼻尖点并不一定是系统失稳点。  相似文献   
194.
基于最小奇异值灵敏度的电压稳定薄弱节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最小奇异值作为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之中。在最小奇异值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最小奇异值对负荷功率的灵敏度,提出将最小奇异值灵敏度用于薄弱节点的分析及无功补偿点的确定。以IEEE57节点系统为例,在考虑负荷平均增长的情况下,分析了负荷变化对最小奇异值的影响,确定了系统薄弱区域及最弱节点,算例表明在所确定的最弱节点处进行无功补偿,可更有效地提高系统电压水平和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5.
计及配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分布式发电规划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研究了配网中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规划问题,建立了一种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DG规划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69节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上述模型与算法是可行的。计及静态电压稳定约束导致该模型的计算量增加了,文章最后对提高该模型计算速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6.
基于广域测量的滑模TCSC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飞跃  段献忠 《电网技术》2006,30(23):50-55
广域测量系统为电力系统实现网络化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章对基于广域测量信号的可控串补(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系统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广域测量的TCSC系统模型。通过引入附加状态变量,将含有时滞的时滞系统转换为不含时滞的离散控制系统,并采用离散滑模控制的方法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对克服控制器中的抖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7.
考虑到系统内元件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母线综合阻抗计算往往需要对该母线上连接的线路进行轮断.对于辐射线路上的终端母线,必须首先通过拓扑分析确定其对应的系统侧轮断母线.基于系统等值网络参数描述的电气物理路径分析,提出了母线综合阻抗计算时的网络拓扑分析算法.算法结合了物理网络拓扑和几何网络拓扑,通过电气物理路径判断,剔除了无效的几何路径搜索方向,保证搜索方向始终指向系统侧,从而有效避免了辐射分岔支路的深度搜索以及回溯的复杂性.研究和算例证明该算法能准确、快速地判断终端母线并搜索其对应的系统侧轮断母线.  相似文献   
198.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总被引:75,自引:13,他引:62  
分布式电源(DG)的发展给传统的电力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文中介绍了DG与电网互联的3种常见接口形式,对异步发电机、无励磁调节能力的同步发电机和燃料电池等几种典型DG的运行方式和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各自在潮流计算中所需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灵敏度补偿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适合包含各种不同DG形式的多电源配电系统。将提出的方法用于90节点配电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9.
基于厂站方式灵敏系数的运行方式组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高压电网整定计算中所关心的厂站结构特点,将其内部元件方式的变化看做一个整体单元的参数切换。根据整定计算所需要的故障计算量,引入了2类厂站方式灵敏系数。通过预先确定对故障电流和配合系数影响较大的厂站及其方式,能够有选择性地考虑厂站方式变化对保护定值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和整定计算,从而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组合方式及故障计算量。实际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保护定值的准确性和整定计算软件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0.
批发竞争市场可中断负荷定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市场过渡期,批发竞争模式需求侧没有足够的需求弹性,峰荷时价格尖峰不可避免,因此,市场鼓励用户报可中断负荷(IL)价格,改善系统供需平衡,限制价格上涨,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用户是否接受IL措施,主要取决于IL价格的激励或补偿程度.但对IL定价方法应用经济学分析后,认为过分强调对IL的激励与补偿,从长期看并不利于市场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