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固溶和时效处理对稀土双相不锈钢组织及相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法并结合硬度测量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处理对一种α/γ双相不锈钢组织及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0 ̄1150℃温区内加热后水冷,均能获得α/γ双相组织,α相数量和合金的硬度随固溶温度提高而增大,合金元素在α和γ相中的分布也发生变化。(2)固溶态合金在650 ̄900℃温区进行等温时效,α相中会析出σ和γ2相,导致合金显显著硬化,σ相析出的最敏感温度约为75  相似文献   
12.
稀土双相不锈钢的时效硬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相、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分析和硬度测量方法研究了在400~900℃等温时效对Fe—Cr—Ni—Mo—Cu—Re双相不锈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在650~900℃(上温区)以及400~550℃(下温区)的时效均导致钢的硬度显著增大。上温区时效引起的硬化及脆化主要是由于σ相的析出,其中在750℃附近钢的硬化及脆化速度最快。下温区时效时钢的硬化及脆化是因铁素体中发生富Cr的α′相转变(475℃脆性)所致,其中在480℃左右钢的析出硬化速度最大。在650~750℃和400~480℃两个时效温度范围内,钢的硬度变化与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其时效过程激活能分别为200.8kJ/mol和117.4kJ/mol。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了最佳的合金成分,并简要介绍了合金的生产工艺。试验结果明表,该合金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其表面呈现与18开金相似的金黄色泽。合金初步应用于生产证明,它的综合性能是比较好的,并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冲刷磨损影响因素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流速、冲刷角、磨料和钢的硬度对冲刷磨损的影响及其磨损机理。磨损率随流速和冲刷角增大及钢的硬度降低而增大,石英砂的磨损比磷石膏大。不锈钢冲刷磨损机制是显微切削、犁沟、疲劳磨损及碳化物剥落与碎裂。  相似文献   
15.
模拟衣康酸实际生产工况对聚丙烯和硬聚氯烯进行浸渍 腐蚀试验,通过检测分析腐蚀前后试样的质量,、外观,硬度、等方面的变化来探讨它们的耐衣康酸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塑料在衣康酸介质中的耐蚀性良好,有可能在衣康酸生产设备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牺牲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 综述了牺牲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常用的铝基、锌基和镁基等三种牺牲阳极材料的基本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分析了合金元素的作用,并对牺牲阳极的一些新发展和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钛合金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泡和电化学方法探讨了钛合金的腐蚀和电化学行为,并与不锈铜进行了比较,结果指出,钦合金在海水、盐水中具有高的耐蚀性,不易产生点蚀,在室温稀盐酸中亦有足够的耐蚀性。双相不锈钢R1合金的耐蚀性不及钛合金,但优于高铬镍奥氏体不锈钢CA—A725M合金。  相似文献   
18.
3Cr2W8V钢制作的铝合金压模铸失效形主要是热疲劳破坏,本文目的是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来改善风的热疲劳性能,试验表明,采用1180度分级淬火,600度回火,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钢的高温屈服强度,韧性以及热疲劳抗力,从而提高压铸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冷却方式和形变度对GCr15钢退火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定量测定了碳化物和晶粒尺寸。试验结果指出,亚温锻造退火新工艺细化晶粒尺寸,促使碳化物球化和细化。形变温度越低,形变量越大,这种效果就越显著。对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退火硬度公式,以说明退火硬度随加热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冷却方式和形变度对GCr15钢退火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定量测定了碳化物和晶粒尺寸。试验结果指出,亚温碳造退火新工艺细化晶粒尺寸,促使锻化物球化和细化。形变温度越低,形变量越大,这种效果就越显著。除对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外,并提出了退火硬度公式,以说明退火硬度随加热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