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介绍了丙烯醛的工业生产方法,叙述了丙烯醛下游产品的开发情况。用于生成丙烯醛产品的反应主要有甲醛乙醛气相缩合法、乙烯醚热解法、丙烯氧化法、丙烷氧化法和丙三醇脱水法等,其中甲醛乙醛气相缩合法和乙烯醚热解法为淘汰的工艺,丙烯氧化法是现行的主要生产方法,丙烷氧化法和丙三醇是具有前景的新途径。丙烯醛可进一步用于合成1,3-丙二醇、丙烯酸、蛋氨酸、3-甲基吡啶和DNA加合物等产品,其中在丙烯醛-DNA加合物上的应用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2.
当前毛纺原料紧缺,研制和生产新的毛混纺产品已势在必行,对缓解原料紧缺意义重大,本文就大麻、毛、涤混纺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尝试,而且从原料的选择、配比以及纺织染工艺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53.
为揭示椰子果露酒香气的主要特征组成成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其香气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检索。试验结果共鉴定出145种香气成分,分为10大类化合物,包括低级脂肪酸类25种、醇类13种、酯类55种(7种内酯)、酮类7种、醛类9种、烷烃类12种、烯烃类2种、杂环类7种、芳香环类12种和其它类3种。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酯类(51.547%),其次是低级脂肪酸类(12.798%),然后是醇类(9.039%),这三类物质是决定椰子果露酒香气的主体物质。前15种含量较高的香气组分都带有水果的芬芳香气,酯类中的内酯物质,如δ-癸内酯和δ-辛内酯,呈现出椰子香气,对椰子果露酒特有香味起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椰子果露酒行业的发展以及椰子果露酒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质地是鲜食型水果重要指标之一,为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鲜食型提子类葡萄贮藏期间质地的变化,采用5种预处理方式对红白两种不同欧亚种提子类葡萄进行处理,然后在(4±1)℃下冷藏,分别在0,10,20,30,40d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测定红白提子类葡萄果实的质地,得到红白提子类葡萄贮藏期间果实质地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硬度与胶着性、弹性、断裂性均呈很好正相关(r=0.943~1.00),与内聚性呈负相关(r=-0.722~-0.708);果实断裂性与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r=0.846~0.996);弹性与胶着性、咀嚼性呈正相关(r=0.961~0.968),胶着性与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r=0.954~0.944)。果实的硬度与胶着性和咀嚼性呈正相关(r=0.846~0.996),确定以提子类葡萄果实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用于比较提子类葡萄质地变化的参数。5种预处理后冷藏的提子类葡萄各项质地参数变化规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的预处理表现出的质地下降趋势不同,其中B处理(抗菌保鲜处理)下降趋势最明显。试验证明:贮藏前预处理技术是影响产品贮藏期间质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预处理改变了提子类葡萄的质地,增大了果实的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多目标选择过程中的耗时和误选问题,提出动态重排机制,并提出了动态魔方技术.首先依据目标具备属性的特点提出动态重排机制;然后按照拉近目标、改变光标形状、动态重排目标和额外使用笔的其他通道的原则提出动态魔方技术;并在Wacom Cintiq 21UX上展开多目标选择实验和动态重排机制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动态魔方技术...  相似文献   
156.
近年居民、工商业用户的非介入负荷识别技术和工程应用场景呈井喷式发展态势,而针对负荷辨识设备的 检测技术研究却鲜有关注.针对智能物联电表的非介入负荷识别模组批量化测试场景进行测试平台的研究设计.首先 介绍了基于COMTRADE文件的典型用电工况的数字描述方法,并针对多通道输出波形同步性难题,提出了基于同 步激励控制方法的数字波形同步回放技术;然后重点进行了测试平台的设计,在整体框架设计基础之上,详细设计了 下位机硬件测试单元和上位机测试软件的功能,并进行了完整的测试平台软件的控制流程设计;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 证了该测试平台的性能,数字波形输出具有较高的稳定度,通道偏差小于(100±10)μs/p (包),数字波形的输出错 包率小于0.01‰,保证了数据输出的稳定性,可加载多种模式的负荷数字波形满足多场景检测需求,极大地提高了 负荷识别模组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