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拔出试验探讨了变形钢筋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强度,并与普通承重混凝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普通承重混凝土一样,破坏依然以劈裂破坏为主;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粘结锚固强度稍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承重混凝土;提出了提高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强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是一种导热系数低、A级防火的新型无机保温板材.试验对原材料对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最优配合比.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测定不同玻化微珠、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外加剂掺量下的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因素顺序为:玻化微珠>二氧化硅气凝胶>外加剂.玻化微珠对导热系数影响显著,二氧化硅气凝胶和适量外加剂可弥补保温材料掺量增加引起的强度损失.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C40强度等级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在经受高温后的抗压强度情况,将立方体试件加热至100,300,400,500,600和700℃6个温度级,分别采用自然冷却和浇水冷却方式冷却,自然养护7d后进行了静压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温度和冷却方式对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关系及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对国际标准化发展特点的分析,结合山西的特点,提出了山西未来标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中国国家大剧院结构地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最高表演艺术中心,其宏大的规模、复杂的结构体系是民用建筑中比较少见的。在整个结构方案中,综合使用了多种结构形式和建筑新技术,包括: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空间网壳和结构转换层。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两种方法,使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5.71,对该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该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特点,位移分布,基底剪力等参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结构的薄弱部位及其相应的结构措施,为结构设计和结构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6.
1 问题的提出 如将1kg 20℃的水与1kg 80 ℃的热水混合,很容易用到2kg 50℃的水(热量损失忽略不计)。可是,如果不外加任何能量,只用2kg 50℃的水,要想得到1kg 80℃的水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逆过程是不成立的。由此我们自然会想到,不同温度的水在混合时,一定是失掉了某种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就称之为“(火用)”,或称作有用能。 我们在计算产品能源单耗时会遇到不同压力、不同温度的蒸汽热量计算的问题。现在一般是查饱和蒸汽表,查出对应压力或温度的焓值,然后把它们相加,即得出产品的蒸汽单耗(kJ/kg)。问题在于,不同压力、不同温度的蒸汽的质是不同的,它们的热量相加是不适合的。解决的办法是按热力学第二定律,求出各个条件蒸汽的(火用)值,然后(火用)值再相加,比较合理。随着能源管理的深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将逐步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67.
免拆保温墙模带缝剪力墙体系的抗震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平  李珠  刘元珍 《工程力学》2008,25(3):113-119
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的研发为保温节能住宅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结构体系试验楼进行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结构抗震验算中,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地震作用下结构强度验算,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弹性变形计算,找到该结构的破坏模式,同时建立传统剪力墙模型与试验楼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温墙模带缝剪力墙结构较普通剪力墙结构自重减轻、自振频率减小,因而减轻了结构的地震作用反应。在小震作用下,该结构体系弹性层间位移角很小,结构抗侧刚度大,抗震能力较强。该文研究结果可以为设计安全、经济、适用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秦尚松  李珠  苏冬媛 《混凝土》2008,(3):98-101
随着我国墙体改革、建筑节能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在现有结构体系基础上,提出玻化微珠保温板免拆墙模复合剪力墙体系,它是一种能替代传统砖混结构的建筑体系.介绍了该剪力墙体系的结构组成及性能优点.由玻化微珠作为主要原料研制成玻化微珠保温板,它是一种轻型保温墙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作为墙体的一部分,形成永久性模板.根据在施工中的要求和模板的受力情况,确定了模板的规格、模板体系的组成连接、支点在模板上合理位置,并建立不同的受力模型,对其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板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69.
以粉煤灰、膨润土和凝灰岩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发泡剂碳化硅和助熔剂氧化镁,在1200℃高温制成表观密度小、抗压碎强度高的陶粒。在一定原料配比的基础上研究了发泡剂和助熔剂用量、球磨时间等因素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陶粒原料和成品进行物象分析。结果表明,当m(粉煤灰)∶m(膨润土)∶m(凝灰岩)=30∶12.5∶25、球磨时间为50 min、碳化硅用量为0.5%、氧化镁用量为2%时,所制备的陶粒性能最优;此时,陶粒密度为0.7111 g/cm~3,抗压碎强度为0.925 N,1 h吸水率为0.59%,24h吸水率为1.03%。  相似文献   
70.
钢管混凝土构件和其他材料的结构构件一样,在役期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意外撞击,为了了解其破坏过程进而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套箍系数分别为1、1.15和1.9的两端简支钢管混凝土梁在不同侧向冲击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试验研究和仿真分析。动载试验在DHR-9401落锤式冲击实验机上进行,试验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应变片记录冲击力时程曲线和试件特定位置的应变时程曲线,试验结束后测量试件整个跨度范围内的侧向位移,获得试件残余变形模态。利用ANSYS/LS-DYNA软件,采用PLASTIC-KINEMATIC和SOIL-CONCRETE材料模型分别模拟钢管和其核心混凝土材料,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跨中挠度和冲击力时程曲线与试验结果非常一致,进而对试件的应变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给出钢管混凝土试件的临界破坏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套箍系数是影响构件临界破坏能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临界破坏能是套箍系数的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