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微生物方法脱除柴油中有机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l株可将二苯并噻吩代谢为2-羟基二苯和水溶性硫酸盐的细菌YC-LI-1。初步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该菌株在水中对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达到了90%以上。用模拟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和正十六烷考察了YC-LI-l脱除二苯并噻吩有机硫的最佳条件。并在该最佳条件下,对实际加氢柴油进行脱硫试验。结果表明,YC-LI-l菌株可脱除柴油中约50%的二苯并噻吩类有机硫。  相似文献   
32.
新型高效原油脱钙剂RPD-Ⅱ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高含钙原油开发研制了RPD-Ⅱ新型高效原油脱钙剂,考察了脱钙剂注剂量、原油性质、油水混合强度、注水率和注水pH值等对脱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钙比为3~4时,原油脱钙率达到90%以上。RPD-Ⅱ型原油脱钙剂对碳钢具有腐蚀性,在实际工艺过程中,通过增加不锈钢材质注剂管线可解决腐蚀问题。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对钙质量分数50μg/g原油,使用RPD-Ⅱ脱钙剂后钙质量分数可降至5μg/g以下,脱钙率达94%左右,灰分可降低90%以上,原油电脱盐排放水中油质量分数降至100mg/L以下,显著改善电脱盐装置的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33.
从黏泥剥离剂直接作用结果入手,建立了重量法评价方法。初步探讨了重量法的干燥条件以及黏泥致密性不一致影响因素的消除。考察了重量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重复性。实验表明,黏泥处于水饱和状态下直接称重的操作比较合理;采用流速冲刷可以消除黏泥致密性不一致对评价结果产生的负影响;重量法能够合理地评价出同一药剂的剥离效果随浓度变化的趋势,也能够客观地评价出不同药剂剥离效果的优劣。同一条件下,进行8次实验。重量法评价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04%。  相似文献   
34.
反渗透膜污染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反渗透膜的污染受膜自身性质、水质和操作条件的影响.综述了膜材料、膜结构和膜组件、操作温度、压力、pH值、剪切速率和水质对反渗透膜污染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研制低/抗污染膜和膜组件,优化操作条件.增设水质预处理和有效的膜清洗是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炼制国,对炼油污水的控制和处理对我国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分别从政策和技术角度对美国炼油污水处理现状进行论述,分析了中美炼油污水排放法规和标准间的区别;并依据美国炼厂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行状况,探讨了美国炼油污水处理的特点。最后,根据美国现有政策和技术导向,指出炼厂自排污水低成本回用技术成为美国炼油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炼油企业高浓度污水经"隔油+气浮+生化"的传统工艺处理时外排水难以稳定达标的问题,针对该类污水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处理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OH强氧化反应处理的污水经曝气生物滤池生化处理后,出水中COD、氨氮浓度、油浓度、悬浮物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1.2,5.3,2.3,27 mg/L,COD降低率为83.1%,氨氮、油和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1%,73.4%,61.6%,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技术不需改建炼油厂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可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37.
针对黄河水的高含盐水质特点和循环水系统的工况条件,研究开发了黄河水预处理工艺及以黄河水混合水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高浓缩倍数水质稳定技术。该技术在大型乙烯装置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工业应用,现场监测试管平均腐蚀速率为0.018 6 mm/a,平均黏附速率为5.15 mg/(cm2.月),优于中国石化的相关考核指标,完全满足生产装置对循环水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比分析催化降黏前后塔河稠油主要性质及组成变化,并结合以十二硫醇和辛硫醚为模型化合物的催化降黏反应,探讨塔河稠油催化降黏机理。结果表明:塔河稠油经催化降黏后,降黏率可达65.8%,比热降黏率高32百分点;且降黏后重质组分减少,轻质组分增加,表观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硫含量减少;模型化合物十二硫醇和辛硫醚在催化降黏条件下发生了C-S,S-H,C-C,S-S的断裂反应。塔河稠油经催化降黏处理后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克服了引起胶质、沥青质团聚的氢键、配位键等弱作用力,同时部分键能较弱的化学键如C-S,C-O,C-C等发生断裂,导致稠油分子聚集体变小,从而改变稠油缔合状态,实现不可逆降黏。  相似文献   
39.
稠油水热催化改质降黏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水热催化改质降黏开采技术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稠油开采新技术。在介绍稠油水热催化改质降黏开采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稠油水热催化改质降黏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稠油水热催化改质降黏方法和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稠油水热催化改质降黏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是开发高活性的催化剂体系,使稠油在更为温和条件下即能发生水热催化改质反应;将水热催化剂与其它降黏方法配合使用,开发复合型、集成型降黏工艺,发挥多种降黏手段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0.
对6类典型水处理剂的缓蚀和阻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5种杀菌剂对异养菌的杀菌效果,及水处理剂和杀菌剂之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处理剂与不同杀菌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理选择水处理剂和杀菌剂可以达到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