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等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WPU),通过丙烯酸单体和交联剂改性WPU制得水性聚氨酯丙烯酸(WPUA)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WPUA的官能团,利用铅笔硬度和百格划线法对WPUA膜的硬度、附着力进行测定,利用水接触角试验对WPUA膜的疏水性能进行测试;以降温值、黏度值、光泽度作为评价指标,借助正交试验设计确定WPUA热反射涂料的最佳配方;通过室内太阳辐射模拟装置以及室外太阳照射试验对WPUA热反射涂料的降温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WPUA膜的附着力和硬度均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疏水性;WPUA热反射涂料的最佳制备配方为固含量30%的WPUA乳液、16%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的石英砂和4%的中空玻璃微珠。WPUA热反射涂料室内外降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纳米有机膨润土和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考察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储存稳定性及流变性能,同时对比了液体SBR和粉末SBR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中,纳米有机膨润土的最佳质量分数为4%.随着SBR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先增大后减小.粉末SBR...  相似文献   
13.
沥青抗老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在铺筑及使用过程中,沥青逐渐老化.沥青老化严重影响着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通过改变沥青的生产工艺与利用添加剂可以改善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从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介绍了目前沥青抗老化的研究现状,包括沥青抗老化的途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并阐述了目前沥青抗老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除冰盐侵蚀沥青矿料界面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沥青路面除冰雪养护工作中,醋酸类新型除冰盐的使用已对沥青路面造成侵蚀破坏,本文依据表面能理论研究分析新型除冰盐对沥青混合料的侵蚀破坏机理.研究首先利用Van Oss三相物质界面接触过程中的自由能变化理论,构建溶液侵蚀沥青-矿料界面动力学模型;基于Young-Dupré液体在固体表面接触角理论,利用滴落法和毛细管上升法求解出沥青、石灰石矿料的表面能参数;并利用逆向求解的方法得到不同浓度除冰盐溶液的表面能参数;计算得出除冰盐侵蚀破坏过程的三相系统(沥青、矿料和除冰盐溶液)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从而基于表面能理论以及分子官能团组成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机理解释.结果表明:醋酸类除冰盐溶液对沥青-矿料的界面侵蚀破坏的能力较蒸馏水强,且侵蚀趋势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反应过程自发性逐渐增强;侵蚀破坏主要与醋酸类除冰盐中醋酸根双亲(亲水亲油)的乳化特性以及沥青-矿料界面处的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2种废旧轮胎胶粉改性基质沥青制得橡胶沥青(SK、PJ),考察了老化程度对橡胶沥青表观黏度的影响,并以表观黏度为参数建立了橡胶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或老化温度的升高,2种橡胶沥青的表观黏度均增大,且在同一老化时间下,橡胶沥青的表观黏度与老化温度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SK橡胶沥青比PJ橡胶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橡胶沥青的老化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说明模型与橡胶沥青老化的实际过程相符。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制备工艺是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发挥的重要保证。采用20%的40目废轮胎胶粉和2%的白色废塑料袋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知,软化点差、25℃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及180℃黏度在复合改性沥青综合评价值中的权重分别为0. 198 5、0. 221 0、0. 216 3、0. 181 2、0. 183 0;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可知,剪切时间和反应时间对废轮胎胶粉-废塑料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剪切速率、剪切温度对改性效果影响最小;由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可知,废轮胎胶粉-废塑料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剪切温度170~180℃,剪切速率为3 500 r/min,剪切时间为1 h,反应时间1 h。  相似文献   
17.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介绍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的方法,分别为Yildirim法(Y法)、Bahia法(B法)、Shenoy法(S法)和Azari法(A法),阐明并论述了这4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沥青老化动力学的相关研究结果,通过推导,首次得到软化点与沥青质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1-w)ts=C,为沥青老化动力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证实,该式可靠性良好.研究发现,老化后沥青软化点升高,是由于其类属组成和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由沥青四组分分析可知,沥青质是影响软化点最为重要的因素.基于软化点定义了沥青抗老化参数,它与正戊烷沥青质含量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简洁有效的表征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