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25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干熄焦除尘灰为新型还原剂,在温度20~1 100℃,通过热分析仪揭示其与低品位褐铁矿粉末在不同配碳比下升温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研究了不同配碳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过量的碳会加速氧化还原的进行。反应体系在升温过程中进行的是固—固反应和气—固反应的二步反应机理,并且635.2℃是碳还原作用开始温度,而温度高于919.5℃时,铁氧化物的还原主要是借助CO的直接还原,并且碳的气化速度与温度关系十分敏感,是整个还原反应的控制性环节。试验结束后对配碳比为1.2的还原产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行貌分析,发现还原产物铁均匀析出且渣铁相界分明。通过X射线衍射(XRD)进行物相检测,发现还原产物中无铁氧化物衍射峰,并且铁金属衍射峰明显。  相似文献   
32.
以煤泥为还原剂,考察了其种类及用量、还原温度与时间以及CaCO3添加量等对褐铁矿中铁氧化物直接还原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还原产物中铁矿物的存在形式,考察了添加剂用量对含碳球团熔融分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煤泥C还原效果最好,其用量30%,CaCO3添加量3%,在1250℃下直接还原30 min,含碳球团金属化率达94.02%. 铁在产物中主要以金属铁颗粒存在,粒度多大于30 mm,添加3% CaCO3使渣铁分离效果明显,有利于产物分离. 表明煤泥是一种良好的褐铁矿还原剂.  相似文献   
33.
采用微波失重在线检测装置和XRD分别分析了褐铁矿与生物炭升温至923 K的失重变化及微波焙烧前后的矿相变化;同时基于褐铁矿微波还原焙烧升温失重曲线,采用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了褐铁矿在不同温度段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褐铁矿与生物炭在923 K的还原温度下转变为磁铁矿,同时生成少量的硅酸亚铁(Fe2SiO4);其微波还原焙烧过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在366~470 K,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分别为30.7和26.3 kJ/mol,反应机理符合反应级数函数,属于化学反应控制;在470~650 K,表观活化能(E2)分别为40.3和33.1 kJ/mol,反应机理符合Avrami-Erofeer函数,是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化学反应控制;在650~825 K,表观活化能(E3)分别为52.4 和52.9 kJ/mol,反应机理符合Zhuralev-Lesokin-Tempelman函数,属于三维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34.
陆兵  王贵  陈明  李保卫  黄焦宏  金培育  刘金荣  徐来自 《功能材料》2005,36(10):1509-1510,1513
用真空高频悬浮炉在高纯氩气保护下制备了Mn5(Ge3-xSbx)(x=0、0.1、0.2、3)合金系列样品,用直接测量方法测定了在永磁体提供的低磁场(H=1.3T)条件下样品的磁热效应曲线(ΔTad-T),结果表明,用元素Sb替代Mn5Ge3合金中的Ge原子,不能增强合金的磁热效应,但对合金的居里温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5.
冷轧厂的液压系统要求运行精度高,且运行压力高,动作频繁。但在设备连续运转一段时间后,液压系统密封元件老化加速,粉尘及磨屑进入系统,对系统形成污染,加速了缸体的磨损,缸体运行产生压力波动,影响正常轧钢。采用进口的特种密封材料,利用高精度的加工方式,改变关键部位的密封结构,解决了液压系统污染及其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6.
天然气燃烧过程中NOx的控制是燃烧洁净优化的关键指标之一。以甲烷层流扩散火焰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火焰周围安放电磁铁的方法在火焰区产生梯度磁场,开展在四种甲烷流量工况下改变梯度磁场对热力型NOx的生成特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当梯度磁场增加时,较大磁场梯度对应的25mm高度火焰区的温度随之升高,而热力型NOx的生成量却不受温度升高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减少的变化规律,与无磁场梯度工况相比,NOx最大时至少减少60%以上。经分析认为,梯度磁场施加给氧气顺磁力直接改变火焰周围氧气的流动传输特性,氧气的流运作用使得OH自由基向火焰区流动,生成HCN、HCCO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  相似文献   
37.
以白云鄂博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尾矿微晶玻璃,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Na2O含量变化对所制备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O含量低于8%时主晶相为辉石相。随着Na2O含量的增加,辉石相的生成受到抑制,同时霞石相开始出现。上述变化对微晶玻璃的耐碱性影响不明显,而对密度、抗折强度及耐酸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8.
在液化气与空气燃烧的层流火焰两侧施加放电磁场,测定磁场强度,采用双铂铑热电偶和综合烟气分析仪检测层流自由射流火焰温度和NO浓度,分析了不同磁场强度下层流自由射流火焰特性和NO生成特性. 结果表明,在电磁场作用下火焰长度变短,火焰下部直径增大;随磁场强度增大,火焰面下部温度提高. 电磁场可减少火焰中N, HCN, CN等离子和离子团与氧的碰撞几率,导致NO浓度降低,最大下降值为4.26 mg/m3,最大降幅为78.60%.  相似文献   
39.
矿渣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白云鄂博矿二次选后尾矿、粉煤灰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得矿渣微晶玻璃.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矿渣微晶玻璃抗弯强度的影响,得到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晶化时间>核化温度>晶化温度>核化时间,确定最优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700℃,核化时间2h;晶化温度850℃,晶化化时间2h.并利用XRD、SEM、EDS检测手段对制得的微晶玻璃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0.
以干熄焦除尘灰为还原剂还原低品位褐铁矿,探讨了配碳比、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颗粒粒径对铁收得率的影响。最佳还原工艺为:还原温度1 200 ℃、配碳比1.2、还原时间35 min、原料粒径小于0.048 mm,此时还原产物铁收得率高达93.63%,证明干熄焦除尘灰是一种很好的褐铁矿还原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