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氯化胆碱/乙二醇体系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微/纳米片状Na_2Ti_3O_7负极材料,分析了烧结时间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材料的片状大小逐渐变小,并发生团聚现象。当烧结时间为7 h时,材料的形貌均匀,堆积紧实,且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以1 C在0.01~2.50 V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22. 1 m Ah/g。  相似文献   
62.
掺杂元素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充放电性能,用Mg,Al,V和Ti对LiFePO4进行掺杂。研究了掺杂元素的种类和用量对LiFePO4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可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单相LiMxFe1-xPO4 (M=Mg,Al,V和Ti)。在LiMxFe1-xPO4 材料中,LiV0. 05Fe0. 95PO4具有比LiFePO4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用80mA/g的电流进行充放电时,第二次放电比容量为130. 429mA·h/g,循环20次后为131. 196mA·h/g。  相似文献   
63.
纳米氢氧化铝制备工艺条件与粒径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均匀沉淀-共沸蒸馏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为了得到制备条件与粒径的关系,考察了反应时间、搅拌速率、硝酸铝浓度、尿素与硝酸铝的物质的量比对粒径的影响。经验方程Y=9.58×10-4X21-0.996X1+76.54 lnX2+1.27X23-25.25X3+435.4X24-1 835.52X4+2 320.84可以很好地表示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在最佳条件下纳米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约为70 nm,绝大部分在100 nm以下。研究结果可用于纳米氢氧化铝粒径的控制和优化。  相似文献   
64.
以聚丙烯酸和碳酸盐(Li:Ni:Mn=1.05:0.5:1.5)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Ni0.5Mn1.5O4.用X射线衍射、DSC-TGA、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碳酸盐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单相尖晶石结构LiNi0.5Mn1.5O4,其放电比容量高达134 mAh/g,经45次循环后仍然可保持初始放电容量的98%.  相似文献   
6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Fe1-xPO4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充放电性能,用Ni对LiFePO4进行掺杂,研究了Ni掺杂量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在LiNixFe1-xPO4(x=0,0.01,0.03,0.05,0.10)材料中,LiNi0.03Fe0.97PO4具有比LiFePO4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用80mA/g的电流进行充放电时,第2次放电比容量为133.278mAh/g,循环20次后为127.655mAh/g.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探索,结合广西大学在开展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通过构建资源共享的化工实验室管理体制,强调专业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深化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强化实践教学与工程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从合成与性能、结构分析与电化学反应机理、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橄榄石型正极材料LiMPO4(M代表Mn、Fe、Co等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Li(MnyFe1―y)PO4是一单相固溶体,而当y>0.8时MnyFe1-yPO4 不稳定。Lix(Mn0.6Fe0.4)PO4有一个4.1 V的两相平台(0≤x ≤0.6, Mn3 /Mn2 )和3.5 V的单相平台(0.6≤x≤1.0, Fe3 /Fe2 ),而LixFePO4只有一个3.4 V的两相平台。材料的粒径及其分布、导电能力和Fe3 的含量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利用惰性气氛、掺杂导电材料和制备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粉体是获得性能优良的LiMPO4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软锰矿经还原焙烧酸浸提取锰后,渣中二氧化硅质量分数超过60%,而且其他杂质较少,是较好的含硅原料。采用在常压下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出软锰矿酸浸渣中硅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浓度和液固比等因素对硅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影响硅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和氢氧化钠浓度。当反应温度为120 ℃、液固比(溶液体积与软锰矿酸浸渣质量比,mL/g)为2∶1、反应时间为5.5 h、氢氧化钠浓度为20 mol/L时,硅的浸出率达到70.9%。  相似文献   
69.
采用TG-DTG和XRD研究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其混合物焙烧还原软锰矿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与非生物质类还原剂相比,纤维素、半纤维素及其混合物可在低于773 K焙烧还原软锰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单独焙烧还原软锰矿的动力学可采用在JMA方程基础上提出的经验动力学函数a=1-exp{-k0exp(-Ea/RT)[(T-T0)/b]n}描述,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38.66和30.14 kJ/mol. 混合物还原软锰矿过程的动力学可用单一组分动力学的线性加和表示,即转化率a=Sixiaie(T-T0,i),且Sixi=1, 式中e(T-T0)是单位阶跃函数,用于避免产生无效的转化率数据.  相似文献   
70.
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Al-Zr-M (M=Fe,Ce和Nd)合金,合金的相结构用XRD进行了分析,通过动电位线性极化法测试了上述合金在3.5%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对浸泡后合金的表面形貌用金相显微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Zr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后,在NaCl溶液中的钝化过程更明显,钝化电位更负,合金更易钝化,因而改善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相比较而言含Nd的合金耐腐蚀性能更好。而Al-Fe-Zr合金为活性极化,腐蚀电流较大,较易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