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某含碳高硫铅锌复杂多金属矿,在对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矿石组分复杂、性质不稳定及原矿中磁黄铁矿含量高且还原性强的特点,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及采用铅锌优先浮选—锌粗精矿再磨的浮选工艺流程。最终闭路试验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为46.86%、铅回收率为73.84%,锌精矿锌品位为49.29%、锌回收率为84.72%的工艺指标。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操作方便,指标稳定,各有价金属回收率高,达到了综合回收该矿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综述了近年来透明聚氨酯的发展状况、最新研究方向、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展望透明聚氨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3.
通过烷氧基硅烷共水解-缩合合成一系列不同乙烯基含量、苯基基团含量的乙烯基硅树脂及含氢硅树脂,并考察了铂催化剂对固化时间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乙烯基含量、含氢量与乙烯基摩尔比、苯基基团含量对硅树脂产品硬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增加铂催化剂含量可显著缩短固化时间;乙烯基含量、含氢量与乙烯基摩尔比对固化产物的硬度影响较大,乙烯基含量越高固化后硬度越大,随含氢量与乙烯基摩尔比的增大,产品的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采用同一含氢硅树脂时,产品硬度随着苯基基团含量的增大显著提高。以期为LED封装胶的固化提供技术指导,对LED封装、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4.
综述了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研究的发展概况,介绍了电解质溶剂、溶质及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情况,讨论了电解质应具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在室温条件下,以硫酸浸取石煤获得的含钒溶液为原料,以D2EHPA-TBP-磺化煤油作为协同萃取体系,采用三级逆流萃取及二级逆流反萃取,除铁、锰、铬杂质以制备超纯硫酸氧钒,并且分别考查初始pH值、相比、反萃综合条件等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初始溶液pH值为2.6,控制相比为2∶1,对载钒有机相用低浓度纯钒液洗涤后,用0.6 mol/L硫酸在相比为2∶1条件下进行反萃取,通过逆流萃取、反萃后,铁、锰、铬等杂质去除率为99.1,,钒直接回收率为41.3,;当采用二段联合协同萃取深度除杂,对铁、锰、铬的总除杂率为99.87,,萃取全过程钒直收率为24.7,.  相似文献   
66.
石煤钒矿湿法提钒选冶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煤钒矿湿法提钒选冶废水特点及排放要求,以静态试验数据为参考,采用独特的二次处理方案,优化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了分级处理,处理系统封闭循环,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后水质完全符合排放要求,其中金属离子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Fe离子含量由最初的850 mg/L降到1.8 mg/L。回水满足生产工艺用水要求,整个系统处理高效、设计合理、简单实用、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67.
针对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石煤全湿法硫酸提钒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浸出用硫酸、浸出液中和用石灰、生产用水消耗高,尾渣排放量大等问题,开展了浸出余酸随浸出液返回利用的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实验室试验考察了余酸返回后V2O5在浸出液中的积累情况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余酸返回和余酸不返回时浸出液中和所消耗的石灰量以及中和后滤渣的产生量。工业试验根据实验室结果,采取浸出液V2O5浓度在8~18 g/L时将浸出液补加适量新硫酸返回利用、浸出液V2O5浓度超过18 g/L时停止返回而全部使用新硫酸、待浸出液V2O5浓度重新降到8 g/L时再开始返回的办法,使得浸出—中和环节硫酸、石灰、生产用水的消耗量及中和后滤渣的产生量分别降低了22.1%、16.3%、71.4%、15.3%,从而显示出余酸回用技术具有显著的降耗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