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在[emim]BF4离子液体中Pt片电极上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制备出金属Ti。采用液/液连续萃取方法对亲水性离子液体[emim]BF4进行提纯,高纯水多次洗涤方法对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进行提纯。在[emim]BF4和[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中研究了Ti Cl4的循环伏安,在含有Ti Cl4的[emim]BF4离子液体中,研究了Pt片电极上的恒电位电沉积。结果表明,连续萃取方法提纯[emim]BF4及高纯水多次洗涤[bmim]PF6,可使两种离子液体纯度分别达到实验要求;在离子液体[emim]BF4中,在Pt片电极上,在-1.8 V(vs Pt)下电解2 h,沉积物中的Ti含量达82.8%。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研究了钢铁试剂在锡石表面的作用机理。通过吸附量的测定证明,铜铁试剂在锡石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gmuir等温式,由此证明捕收剂在锡石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通过电负性的计算结果讨论进一步证实,铜铁试剂在锡石表面上的吸附是以O,O原子形成的五员螯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配合比的八苯基环四硅氧烷(P4)与乙烯基硅油反应合成苯基乙烯基硅油。研究苯基的引入对乙烯基硅油的紫外吸光度、黏度、折光率、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八苯基环四硅氧烷用量仅为15%(wt,质量分数)时,合成的苯基乙烯基硅油黏度与折光率增大,热稳定性增强;且八苯基环四硅氧烷添加量越高,对性能影响越显著。当八苯基环四硅氧烷用量达到50%(wt,质量分数)时,合成的苯基乙烯基硅油黏度增大到8000MPa·S、折光率增大到1.5035,热稳定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以石煤湿法提钒工艺萃取和反萃取所得富钒液为原料,分析了富钒液中V2O5、酸度以及杂质含量,研究了使用铵盐替代氨水的沉钒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以杂质含量高、杂质种类复杂的富钒液为原料,采用40%碳酸氢铵为沉钒剂进行沉钒,控制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4倍,溶液pH值为0.9,反应温度60℃,能够稳定制备出纯度为99.5%的V2O5,沉钒率达96.9%以上,母液沉降温度22℃,降低了氨氮含量,工业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氧化铜钴矿为原料,先通过焙烧预处理、高压酸浸的方法获得含钴浸出液,然后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考查搅拌时间、溶液温度及沉淀终点pH值等对沉淀除铁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作氧化剂,可促进杂质铁的沉淀分离.在溶液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120 min、沉淀终点pH值为3.5的条件下,杂质铁的去除率可达99.42%,以渣含钴计钴损失率为0.08%,较好地实现了含钴浸出液深度除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细粒处理中,与表面性质有关的工艺方法如浮选、油团聚和絮凝—浮选法是非常重要的。浮选法是金風矿物选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伹在超细粒煤的选别中,浮选作用就显著减弱了。对常规泡沫浮选法作了许多改革,试图提高超细粒的选别效率。絮凝—浮选法和油团聚法新工艺在超细粒的选别和脱水中显示了较好的性能。本文报导了以此两方法选别印度矿山煤细粒的试验结果。特性鉴定后的矿样用油团聚和絮凝—浮选法进行选别。工艺参数通过有系统的改变其数值实现了最佳化.所得到的试验产品与浮选精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油团聚法得到的精矿质量高,絮凝—浮选精矿则具有较好的脱水性能。与常规泡沫浮选法相比,油团聚法和絮凝浮选法更适用于细粒的选别。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从石煤提钒富液制备高纯V2O5的传统工艺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在原有冶金级钒生产工艺基础上直接制备高纯V2O5的新方法,其工艺过程是:调整富钒液的硫酸浓度-用氯酸钠溶液将体系氧化至电位大于1 000 mV-过滤得红色滤饼(红饼)-用硫酸溶液溶解红饼-在控制终点pH的情况下加氨水沉钒-过滤、干燥、焙烧得高纯V2O5-氧化后滤液按原有沉钒工艺制备冶金级钒。以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石煤提钒富液为对象进行的实验室试验表明,制备高纯钒的关键工艺参数为富钒液起始硫酸浓度1.5 mol/L、红饼溶解硫酸溶液浓度1.5 mol/L、加氨沉钒终点pH=0.8。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在五洲矿业公司进行工业试验,制得的高纯钒和冶金级钒分别达99.7级和98级。  相似文献   
19.
将黏土型钒矿进行分级富集,对直接分级得到的精矿及未经分级富集的原矿进行了对比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硫酸用量、助浸剂A及B对V2 O5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矿较原矿难浸出,需适当增加硫酸、助浸剂A及B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的浸出率;浸出1 t的V2 O5所用的硫酸量,精矿的用量比原矿的约节省1/5.  相似文献   
20.
危青  戴子林  李桂英  吴海鹰 《金属矿山》2012,41(9):87-89,102
湖北某石煤矿中钒主要赋存于铝硅酸盐矿物中,单独使用硫酸浸出,钒的浸出率只有30%左右。考察了单独添加助浸剂A或B以及同时添加这2种助浸剂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助浸剂A或B时,钒的浸出率均有所提高;在硫酸浓度为30%,矿石粒度为-0.178 mm,浸出温度为90 ℃,浸出时间为8 h,液固比为1∶1,助浸剂A添加量为4%、B添加量为2%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到88.5%,为实现该矿石的全湿法提钒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