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环境已经形成,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给素质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网络教育自身优、缺点的分析,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2.
近几年来,"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技术适用于市区建筑密度大,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沉降变形敏感,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工期紧张,地基软土较厚等情况,对于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室效果尤为明显。对杭州环北丝绸服饰城作为实例介绍逆作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3.
采用了不同特性粘度的PVDF树脂,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相应的PVDF中空纤维膜。通过力学性能、纯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等性能测试发现,不同特性粘度的PVDF树脂制备的中空纤维膜的性能差异较大。随着PVDF特性粘度的增加,PVDF中空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纯水通量逐渐降低,BSA截留率先降低后增加。通过扫描电镜(SEM)进一步发现,随着PVDF特性粘度的增加,PVDF树脂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其海绵层上的孔状结构逐渐减少且变小。  相似文献   
84.
林成  徐建明 《吉林水利》2013,(6):8-10,18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在生态日渐恶化的今天,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处在起步较慢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水利现状进行反思,并进一步地探索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生态水利工程思路。  相似文献   
85.
随着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职工下岗的报道不断通过新闻媒介传入我们的眼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岗职工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双重压力,迫使每一位下岗人重新反思、学习,调整今后的从业道路,也迫使我们工会文化工作者去积极探索一条帮助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有效之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该厂造气工段技术改造中,在Windows平台下采秀双机热备用控制技术,实现造气工段制气过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87.
针对“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实际控制单元设计与工程化实践训练的问题,探讨基于STM32-MAT/Target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实践教学方法。采用STM32单片机开发交流电机驱动控制实验平台,利用Matlab/Simulink与STM32-MAT/Target代码生成技术,构建从纯软件仿真、半实物仿真,到实物实验的实践教学过程。通过仿真与实验结合,益于学生掌握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及其系统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8.
系统研究了900℃高温下,与SiC球对磨时,PTA-WC-1、HS-2、HT-3等材料的耐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测量了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前后材料表面硬度、摩擦因数的变化;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磨痕形貌和深度;通过X射线能谱(EDX)分析了磨痕残留物成分。发现PTA-WC-1在硬度、磨痕深度和摩擦因数上的表现均劣于其他2种材料。其显微形貌和成分分析表明,正是高温下疏松易剥离的氧化层影响了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89.
针对传统交流电机控制开发存在开发过程孤立,当人工编写软件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代码时存在要 求 高、难 度 大 和 效 率 低 等 问 题,研 制 了 一 种 基 于 模 型 设 计 (Model-baseddesign, MBD)的STM32实验开发平台。以 Matlab/Simulink为软件平台,利用 STM32-MAT 与 Matlab embeddedcoder等工具,首先,对控制模型进行包括软件在环、处理器在环等多种方式的在环测 试;其次,将控制模型生成为符合设计要求的STM32工程文件,通过 Keil编译并下载进STM32中; 最后,验证该工程在实际环境中运行的可行性。通过结合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算法模型验证了 Matlab/Simulink和STM32-MAT 结合的工程设计方式能够在满足项目开发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开发 效率,避免了传统人工编写代码带来的不规范、效率低和周期长等问题,增强了开发过程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