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34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氧化锆微滤膜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氧化锆微滤膜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主要考察了强化传质及高频反冲对延迟膜的污染 ,降低操作能耗的影响 ;对膜污染层进行了微观分析 ,并对各种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进行了比较 ,得出了膜通量基本恢复的清洗方法 ,并且考察了清洗的重复性 ,确定了效果好且稳定的清洗方法 ,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Fe、Al元素粉末为原料,采用分段无压反应合成工艺制备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并对其孔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改变Fe-Al元素的配比,研究Al含量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透气度和最大孔径以及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隙度的影响显著.在Al含量(质量分数)20%~45%的范围内,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孔隙度与Al含量之间遵循严格的直线增加规律;Al含量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最大孔径和透气度的影响与对孔隙度的影响相似.本实验条件下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中透气度(k),开孔隙度(θ)和最大孔径(dm)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为:K=0.2538dm2θ.  相似文献   
63.
粉末冶金Ti6Al4V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粉、AlV中间合金粉,通过模压和真空烧结制备了Ti6Al4V合金,并通过随后的锻造和热处理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压制压力对Ti6Al4V烧结体密度的影响,以及试样状态(烧结态及烧结淬火态)、锻造温度、淬火温度及时效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粉末冶金Ti6Al4V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模压和烧结可制备出相对密度达97.4%的Ti6Al4V合金;Ti6Al4V烧结态及烧结淬火态合金经过锻造后,相对密度接近100%;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得到不同组织和性能,能获得等轴组织,其α晶粒尺寸在5μm左右.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面向过程的陶瓷膜设计基本研究框架,分析了膜的孔径分布与悬浮液颗粒体系粒径分布对过滤过程的影响,提出采用堵塞因子来表征膜的初始堵塞污染情况,建立了颗粒体系微滤过程中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新模型,不仅可以计算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且能预测陶瓷膜结构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5.
以所建立的颗粒体系微滤过程中膜结构参数与渗透性能关系模型为基础,在膜孔径和颗粒粒径均为正态分布的理想条件下对膜孔径、膜厚度、孔隙率对膜稳态通量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颗粒悬浮体系的分离存在最优膜孔径使膜通量最大,该最优孔径随颗粒平均粒径增大、颗粒粒径分布变窄而有所增大.模拟计算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膜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陶瓷膜在谷氨酸发酵液除菌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陶瓷膜在谷氨酸发酵液除菌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现了除菌、洗菌、浓缩过程连续化操作 ,浓缩倍数达到 2 5倍。选择了合适孔径的陶瓷膜 ,确定了膜的操作条件和再生方式。当加水量为发酵液量的 0 1倍时 ,水洗后谷氨酸收率 >99 7%。除菌率 >99 98%。  相似文献   
67.
多通道陶瓷超滤膜孔径分布及截留率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工业化多通道陶瓷超滤膜进行了研究,以异丁醇-蒸馏水体系用液-液排除法测定了超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对同一膜管及体系,进行了重复性实验,测定了膜的截留率,比较了截留率与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关系,讨论了操作条件对截留率的影响,为工业化膜的制备及选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8.
不同光源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长弧氙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镓灯、镝灯等几种光源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镓灯的效果最好 ,其降解速率高于其它光源 ,所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是常用中压汞灯的 1 .2 4倍。从光子对Ti O2 的作用机理及光谱分析结果可以证明 ,光源的紫外部分辐射强度愈高对反应愈有利。并为光催化反应中光源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9.
对 Altmann等人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沉积层空隙率随操作参数变化的观点 ,较好地拟合了陶瓷膜非强化过程的实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湍流促进器强化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 ,反映了操作参数对过滤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在汽液平衡区域对peng-Robinson立方型状态方程(PREoS)及其参数α(Tr)作了数学分析。结果说明,PREOS由于本身的局限而难以兼顾对两相密度、焓值和热容的推算精度。函数α(Tr)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当α(Tr)采用热容数据拟合得到时,则可以较好地同时计算液体的蒸发焓(△H_v)和热容偏差(△C_p)。本文对C_2H_6和HCl作了举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