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矿井空调系统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矿井空调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热管换热器回收矿井余热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内循环节能型矿井空调系统,其可实现矿井内空气冷热能量不外排、在矿井内部循环利用,在热害严重、涌水量大、水温高的矿井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未来应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矿井通风与空调的数字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42.
尹强  马成勇  彭云  张希俊 《热加工工艺》2012,41(15):143-147
工程机械用1000MPa级高强钢焊后需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而可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缝金属是保证接头性能的关键.利用透射电镜、场发射高分辨透镜和扫描电镜及EDS等手段对铜含量(质量分数)为0.41%、0.89%和1.14%的焊缝金属进行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焊缝热处理前后均为板条马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组织,其中含铜0.89%和1.14%的焊缝热处理后在板条上弥散析出大量的ε-Cu相.焊态下,焊缝的强韧性匹配较好;去应力退火后,焊缝的屈服强度升高,而冲击韧性大幅降低.铜对焊缝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可使焊缝产生时效脆化.  相似文献   
43.
氮对316L不锈钢焊缝凝固模式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氮含量不同的三种焊丝分别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TIG焊接,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焊缝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对比分析了焊缝的凝固模式和焊缝组织的析出行为,研究了氮对焊缝凝固模式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氮含量为0.018%时,焊缝的主要凝固模式为初生相为铁素体的FA模式,δ铁素体以蠕虫状或网状分布于枝晶轴上;氮含量增加到0.088%和0.16%时,焊缝的主要凝固模式转变为初生相为奥氏体的AF模式,δ铁素体以颗粒状分布于初生奥氏体枝晶间,其数目明显减少;焊缝奥氏体组织随着氮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粗化趋势.  相似文献   
44.
采用热模拟技术和冲击试验研究经不同峰值温度热循环后Q890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粗晶区、细晶区、不完全相变区和临界粗晶区的组织和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细晶区冲击吸收功高达222.7 J,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而粗晶区、临界区及临界粗晶区冲击吸收功分别为低至56、35.7和16.3 J;分析认为临界区和临界粗晶区中M-A组元主要沿晶界分布造成晶界弱化,晶界处应力集中形成微裂纹,降低其冲击韧性.细晶区中由于原奥氏体晶粒细化,并且大角度晶界取向角θ,在15°<θ<45°范围内的百分比最高为25.7%,能够提高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高强度(HSLA)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10℃淬火后组织为粒状贝氏体,贝氏体板条界面及板条上分布有条状或块状M-A岛。回火温度在350~550℃区间升温时,M-A岛分解析出渗碳体;回火温度为635℃时,M-A岛完全分解为细小弥散的渗碳体颗粒;回火温度升至700℃时,贝氏体铁素体组织发生再结晶,板条结构消失,成为块状铁素体结构,渗碳体明显粗化。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和-50℃冲击功增加,屈服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冲击断口由脆性解理断口向韧性纤维断口变化。经过910℃淬火+635℃回火后达到最佳的强韧匹配度,抗拉强度为606 MPa,-50℃冲击功达到279 J。  相似文献   
46.
刘畅  张见  彭云  屈延嗣  覃敏 《矿冶工程》2016,36(6):18-21
采用极限分析原理建立了基于采场跨度与暴露面积的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模型, 利用反演算法深入分析发现, 采空区长度与跨度比值ka>2时, 顶板安全厚度值取决于跨度的大小;ka<2时, 顶板安全厚度值取决于暴露面积的大小。结合某钨矿实际情况, 选取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分析, 得到了不同跨度与暴露面积的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分别选取不同跨度和暴露面积进行分析, 进一步论证了顶板安全厚度与采场跨度及暴露面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采用3种不同Ni含量的焊丝进行接头焊接试验,并在模拟油船货油舱下底板腐蚀环境中进行腐蚀试验,通过分析焊缝金属微观组织、夹杂物、极化曲线和腐蚀形貌,研究了Ni对焊缝金属全面腐蚀和点蚀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焊缝金属的组织相似,主要由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组成。3种焊缝金属的夹杂物主要为氧化物,并且夹杂物尺寸分布相似。随着Ni含量的增加,焊缝金属的自腐蚀电位、耐全面腐蚀性能和耐点蚀性能均提高。  相似文献   
48.
690MPa级HSLA钢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90 MPa级HSLA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研究,应用OM,TEM,EBSD和Lepera腐蚀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M-A组元、残余奥氏体及晶界角度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焊缝金属在-50℃的平均冲击吸收功分别为31 J和96 J,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冲击吸收功较低.手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的焊缝金属中M-A组元体积分数分别为4.4%和2.52%,M-A组元体积分数的增加是导致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韧性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手弧焊条焊缝金属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大角度晶界数量的减少也是导致其韧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
采用钨极氩弧焊对7 mm厚的高氮不锈钢板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当2%氮气加入保护气体时,焊缝强度明显提高,抗拉强度达到865 MPa,与母材(抗拉强度875 MPa)相当,且焊缝韧性也可获得提高;整个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40℃时,焊缝区的冲击吸收功为70 J,熔合线附近的冲击吸收功为55 J,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功为60 J。  相似文献   
50.
在980MPa级深海用低碳贝氏体高强钢MAG焊接接头上,制取5种不同形状和缺口位置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原位观察了每种试样的动态断裂过程,并对其断裂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焊接接头的薄弱部位。结果表明:直缺口试样的断裂经历了塑性变形、裂纹起裂、裂纹扩展、裂纹尖端钝化,直至断裂的过程,并且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重复钝化、扩展、新裂纹产生、再钝化、再扩展;圆弧和平板试样以剪切方式断裂,经历了塑性变形、颈缩、出现微裂纹、微裂纹扩展,直至瞬间断裂的过程;所有试样的薄弱部位都为焊缝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