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2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针对电力系统的检测设备,设计了一种频率、相位、谐波比例可调的谐波信号发生器.简要介绍了DD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的设计指标,详细阐述了基于正弦波形对称性的ROM压缩算法.最后利用Altera公司FPGA芯片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功能、测试精度等满足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22.
大港油田保护储层暂堵剂优化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部滩海地区是大港油田的重点勘探区域之一,经分析该地区储层为高孔、中高渗地层,储集性能优良,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保护,很容易引起储层伤害。为此,针对大港油田南部滩海地区的储层特性,开展了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采用一种理想的充填新方法,对保护储层的钻井液暂堵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能够提高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取得了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作为一项储层保护的新技术,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3.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智能油田应用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时暴露出其功能重复建设、项目交付周期长、系统之间无法协同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中国海油智能油田建设现状和建设经验,发现微服务设计方法不统一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尝试引入领域驱动设计方法加以改善。以油气井动态分析及管理场景为例,介绍了领域驱动设计一般过程中,领域分解和领域建模2个阶段最关键步骤的分析方法在智能油田业务场景分析和微服务设计中的具体运用。领域驱动设计方法在中国海油生产智能化技术平台项目中推广应用,初步建成生产智能化技术平台业务中台,有效支撑了海上智能油田业务系统开发建设。研究成果可用于解决智能油田建设中微服务设计的复杂问题,也为今后智能油田应用建设中的微服务设计工作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224.
由于传统服务器无法随时随地实现远程控制,设计基于ARM处理器的均衡计算型服务器。在硬件设计方面,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硬件,将数字量输出作为远程控制信号,实现经互联网的远程控制。在软件设计方面,通过轮询调度算法与节点平均负载值,达到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负载均衡的目的;使用遗传算法的交叉操作,扩展空间搜寻区域,从而确保遗传算法的搜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均衡计算型服务器,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为22.026 s,且准确度维持在90%以上。通过测试可以看出,设计的服务器可达到预先效果。  相似文献   
225.
钻井液暂堵剂颗粒粒径分布的最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自1977年Abrams发表著名的“1/3架桥规则”以来,钻井液暂堵剂颗粒粒径选择技术的发展:罗平亚等人提出的使用3%刚性粒子 1.5%可变形粒子 1%~2%软化粒子的屏蔽暂堵技术(1992);屏蔽暂堵技术的分形理论处理和最优化;各种粒径连续分布理论及其物理实验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求解;理想充填理论和d90规则。建立了暂堵剂颗粒粒径优化选择的图解法,开发了相应软件:实测、计算或估算储层最大孔径d90;测绘颗粒累计体积分数~颗粒直径平方根关系曲线,以d90点与原点间连线为基线,取曲线从右方最接近基线的暂堵剂粒径分布为最优化粒径分布,再稍加大大粒径颗粒的比例,得到理想充填最优化粒径分布。基于某储层岩心的实测孔喉数据和各种商品碳酸钙粉的粒度组成数据,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求得,用作该储层钻井液中暂堵剂的300目、600目、1000目碳酸钙粉的理想充填最优化质量比为60∶30∶10。经这种钻井液污染的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率高达82.9%,而传统屏蔽暂堵、1/3架桥规则及空白的钻井液污染后的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分别为65.5%,44.1%,39.2%。图3表3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