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由于置信向量机运算大、分类速度慢导致其应用价值有限,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详细分析了近邻置信向量机所使用的基本技术,论述了近邻置信向量机使用的奇异检测函数和分类方法,并将其与基本置信向量机进行了对比。给出了近邻置信向量机的具体实施步骤。通过试验证明解决了置信向量机运算量大的问题,提高了分类速度。  相似文献   
12.
红外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巍  崔庆丰  费冰  杜妍  段庸 《光学仪器》2012,34(3):33-37
对于320×256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像元尺寸25μm×25μm),设计了工作在8~12μm波段折射式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在变焦过程中相对孔径不变,F/#为1,系统变倍比为3∶1,焦距50~150mm,光学筒长209.5mm。该系统由5片透镜构成,并且仅使用锗一种材料。该系统采用机械补偿的方法,通过引入非球面和衍射面,使系统结构简化,并且提高了成像质量。系统在空间频率为20lp/mm处,各个视场的MTF均在0.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讨论了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殊成像性质;提出了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概念和应用;给出了作者在国内外完成的几个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的应用实例。包括一个用衍射光学元件复消色差的长焦距光学系统,一个仅由两个镜片构成的CMOS相机光学系统和一个较复杂的中等焦距、大孔径、大视场照相系统。这些系统突破了传统光学系统在结构、性能、体积和重量方面的限制,在光学设计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还介绍了国外衍射光学制造技术和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成像二元光学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结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已研制成功一个折衍射混合式成像二元光学系统,焦距800mm,有效通光口径76mm,成像光谱范围从435.8nm到656.3nm.成像质量实测结果为20lp/mm时MTF值达到0.75,比同样条件下一个传统的折射式系统MTF所能达到的设计值高百分之三十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数值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分步傅里叶变换法.光脉冲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同时受到色散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所以利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法,考虑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一段微小距离的情况下,先计算色散效应对光脉冲的影响,然后再计算非线性效应对光脉冲信号的影响,进而近似求出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解.最后,应用MATLAB软件来数值仿真这个数值解,仿真结果可以清晰看到色散效应对光脉冲的脉冲展宽,以及非线性效应对光脉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崔庆丰  房务农 《金属热处理》2021,46(11):137-142
工程实践表明现代钢材质量与焊接技术足以保证结构钢在更大厚度时免除焊后热处理,相关厚度值远高于现行规范源于工程经验的最大焊后热处理(Post weld heat treatment,PWHT)豁免厚度规定。从压力容器防脆断的角度出发,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研究了材料最大PWHT豁免厚度的影响因素,结合Q345R钢性能数据,评价了具体厚度值的工程适用性,分析指出保守的防脆断条款是导致我国压力容器规范最大PWHT豁免厚度小于欧美规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殊成像性质; 提出了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概念和应用; 给出了作者在国内外完成的几个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的应用实例, 包括一个用衍射光学元件复消色差的长焦距光学系统, 一个仅由两个镜片构成的CMOS 相机光学系统和一个较复杂的中等焦距、大孔径、大视场照相系统。这些系统突破了传统光学系统在结构、性能、体积和重量方面的限制, 在光学设计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还介绍了国外衍射光学制造技术和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适合于致冷成像的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了二次成像的反射系统结构,将冷光阑作为系统的孔径光阑,得到100%的冷光阑效率,第二和第三反射镜将孔径光阑成像在第一反射镜的位置,有效地减小了第一反射镜的口径.通过调整每个反射镜的偏心与倾斜,实现系统的无遮拦,使用高次非球面校正像差,保证了系统的成像质量.设计的致冷型红外系统工作波段为3~5μm,焦距为500mm,F数为2,视场为10°×0.5°.该系统各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处(20lp/mm)都在0.5以上,并具有紧凑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