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3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活性肽搜寻与蛋白模拟水解系统"为工具,选择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大豆7S、11S蛋白进行模拟水解,得到不同水平的抗氧化肽肽段,以重均分子量为手段,评价理论模拟与实验水解的相关性;以还原力、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比较以上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水解得到的分子量分布在比例以及重均分子量方面有显著相关性(P<0.01);四种酶解产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7S蛋白的碱性蛋白酶产物表现出最高的还原力和DPPH·清除能力(P<0.05).  相似文献   
12.
探究长期摄入酪氨酸氧化产物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其对海马组织的影响。采用4周龄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正常日粮)、Tyr组(添加0.44%酪氨酸)、TOP1组(添加0.22%酪氨酸氧化产物)、TOP2组(添加0.44%酪氨酸氧化产物)。饲喂2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测定海马组织中蛋白质和脂质氧化产物的含量,用RTPCR检测海马组织抗氧化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饲喂24周后,与Control组和Tyr组相比,TOP1组和TOP2组大鼠出现空间学习与记忆障碍;海马组织中MDA、4-HNE、Dityr、3-NT、Aβ40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Nrf2、NF-κB和i NOS的mRNA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因此,酪氨酸氧化产物导致大鼠海马组织氧化损伤,蛋白质和脂质氧化产物积累,造成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鱼胶原蛋白肽(fish collagen peptides,FCPs)对高脂膳食(high-fat diet,HFD)小鼠肝脏脂肪代谢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方法:54?只C57BL/6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膳食组(CON)、HFD组(HF)和FCPs干预HFD组(PHF)。每周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并按体质量把每组小鼠随机均分为两批,分别在第11和22周宰杀,测定采食量、脂肪表观消化率;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1、脂肪酸合成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 1,CYP7A1)、过氧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y1 transferase 1,CPT1)的mRNA表达水平,肝脏氧化还原状态相关指标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活力和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水平。结果:第22周时,与HF组相比,PHF组小鼠的采食量、脂肪和能量摄入显著增加(P<0.05),肝脏的TG、FFA、脂肪空泡和脂肪浸润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脂肪分解关键基因CYP7A1、PPARα和CPT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肝脏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T-AOC水平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结论:质量分数1% FCPs干预可能通过改善HFD小鼠肝脏氧化还原状态,促进肝脏脂肪分解代谢,起到减少小鼠肝脏脂肪蓄积和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饮食蛋氨酸限制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氧化还原状态、炎症和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7 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 组,分别为正常饮食组(C:0.86%(质量分数,下同)蛋氨酸、4%猪油)、高脂饮食组(HM:0.86%蛋氨酸、20%猪油)、高脂蛋氨酸限制组(LM:0.17%蛋氨酸、20%猪油),每周测定小鼠体质量,12 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血液、回肠、盲肠和结肠样品,测定血浆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LPS结合蛋白(LPS-binding protein,LBP)的含量;测定回肠和结肠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回肠炎症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的表达水平;提取盲肠内容物DNA,用限制性末端酶切的方法分析小鼠盲肠内容物中菌群的变化;提取结肠内容物DNA,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结肠内容物中菌群的变化。结果:与HM组相比,LM组小鼠体质量、血浆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HDL-C水平极显著增加(P<0.01);回肠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oxidizided glutathione,GSH/GSSG)的比值显著增加(P<0.05);结肠GSH/GSSG比值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LPS和LB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回肠TNF-α、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盲肠菌群Shannon-Weiner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显著上升(P<0.05),结肠菌群中双歧杆菌和颤螺杆菌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饮食蛋氨酸限制具有显著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肠道组织氧化还原状态、炎症反应和菌群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聚合度低聚木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聚合度的粗低聚木糖(LL、ML、HL)及其中所含的木糖对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的影响,对纯低聚木糖的平均聚合度与活性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粗低聚木糖对羟自由基(·OH)具有较好的清除活性。其中。高聚合度的粗低聚木糖(HL)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活性最显著,IC_(50)约为14 mg/mL.而木糖对羟自由基(·OH)无清除活性,说明纯低聚木糖的平均聚合度越高,清除羟自由基(·OH)作用越显著。对木糖及不同聚合度粗低聚木糖+DPPH自由基进行紫外扫描.探讨纯低聚木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木糖及纯低聚木糖对DPPH自由基均没有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杨梅酮(Myricetin,MTN)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32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饲喂正常日粮),对照+杨梅酮组(CT+MTN,饲喂含质量分数0.2%杨梅酮的正常日粮),高脂组(HF,饲喂高脂日粮),高脂+杨梅酮组(HF+MTN,饲喂含质量分数0.2%杨梅酮的高脂日粮)。10周后测定小鼠代谢差异(能量消耗、呼吸交换率、自主活动),血脂水平,肝脏氧化还原状态及脂质沉积情况,同时采用q PCR检测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长期高脂日粮导致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内脏脂肪沉积,能量消耗显著降低(P0.05)。肝脏发生氧化应激,表现为MDA显著上升,GSH-Px、SOD、CAT、GSH显著下降(P0.05)。肝脏脂肪变性,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质合成相关基因(Acc1、Fasn、Srebf1)显著上调,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Cpt1α、Pparα)显著下调。高脂日粮基础上添加杨梅酮能够恢复肝脏TG、TC、FFA水平及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cc1、Fasn、Srebf1、Cpt1α)的表达,同时维持肝脏的氧化还原状态。因此,推测杨梅酮可能通过维持肝脏氧化还原状态,促进能量消耗,调节肝脏脂质代谢,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基于OBE理念为指导,通过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提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探索食品科学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应用型、创新型的卓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半乳聚糖的快速、高效制备方法,并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方法:在微波辐照下,以半乳糖为底物,氯化钠溶液为引发剂,杂多酸为反应催化剂,催化底物脱水缩合生成半乳聚糖,并通过乙醇沉淀去除催化剂和引发剂,Sephadex G-25葡聚糖凝胶柱分级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半乳聚糖的纯度及聚合度,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分析单糖组成,最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半乳聚糖的构型。结果:半乳聚糖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引发剂浓度0.25 mol/L、催化剂添加量1.1%、反应温度130 ℃、微波辐照4.5 min,半乳糖转化率为97.22%。半乳聚糖的平均分子质量为2.853 kD,平均聚合度为17。单糖组成为半乳糖及微量葡萄糖。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波谱(1H-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1H-NMR)分析表明半乳聚糖残基以β-构型为主。结论:可以通过微波辐照杂多酸催化的方法快速、高效制备半乳聚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甲状腺激素(T3)对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建立HepG2细胞H2O2氧化损伤模型,添加不同浓度T3进行保护,测定T3对细胞ROS、存活率、抗氧化酶及相关基因的影响。10-9、10-7、10-5mol/L的T3预处理24 h可分别有效降低50、100、200μmol/L H2O2处理细胞的ROS水平,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但10-5mol/L的T3反而会增加50μmol/L H2O2处理细胞的ROS水平,降低存活率(p0.05)。适量T3可显著降低H2O2氧化损伤的HepG2细胞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T-AOC、GSH-Px以及SOD活性(p0.05)。但过量T3会增加细胞MDA水平,降低酶活。基因表达也有类似趋势,T3预处理使损伤细胞内PI3K、Nrf2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且与T3作用剂量相关。可见T3对H2O2氧化损伤的HepG2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抗氧化保护功能与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及细胞内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且T3作用效果与其剂量及细胞损伤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甘露聚糖及甘露糖蛋白在很多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合成研究也是目前糖化学热点之一,甘露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是它们合成中十分有效的糖给体。研究了甘露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新型微波辅助合成方法,并对传统合成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以D-甘露糖为原料,通过全苯甲酰基化、端位选择性水解,再与三氯乙腈反应合成了2,3,4,6-四-O-苯甲酰基-β-D-甘露糖三氯乙酰亚胺酯,对传统合成方法进行了优化,使得总产率达到85%以上。同时首次通过微波辅助的方法合成了该种产物,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合成方法产物产率是传统方法的1.12倍,合成时间缩短了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