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51.
气候变化下的三角洲城市韧性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洲城市是一个特殊、复杂的生态-人工系统。水系冲击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大量建设产生的地基沉降现象以及城市蔓延造成的生境破坏,使得三角洲城市更容易受到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潮汐、风暴潮以及暴雨的侵蚀。本文首先分析了三角洲城市更具脆弱性的原因,即特殊的自然基底与快速城市化的矛盾是产生三角洲城市脆弱性的内在原因,气候变化是加剧三角洲城市脆弱性的外在因素,认为韧性发展是未来三角洲城市发展优先考虑的对策。其次,讨论了韧性城市所具有的特征、模型、评估指标、多尺度生命周期、韧性演进等问题,重点从韧性城市的视角研究了曾经遭受气候灾害的若干三角洲城市的规划理念,推演了三角洲城市韧性发展的逻辑框架。第三,提出了三角洲城市韧性发展的目标,即通过规划调控协同三角洲城市系统各要素,持续推进整体应对气候变化扰动的能力。第四,提出了三角洲城市韧性规划调控的核心思想是多元与多样的基础设施、冗余与跨尺度的网络联系、自组织与自我更新的区域/街区/建筑/景观格局。最后,提出了六个在韧性规划实践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低碳对体育建筑提出新的设计要求,而存在已久的奢华扭曲的设计决策之风依然如故。总结归纳和重申体育建筑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体育建筑可持续营建策略,提供体育建筑轻量化、低碳化、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灵活适应性视角,以期守住体育建筑基本科学问题的底线。  相似文献   
153.
154.
母线保护装置的IEC 61850信息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母线保护信息模型的研究,详细说明保护控制字、保护闭锁逻辑和保护事件等功能的建模.对于标准中定义不明及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重点论述.阐述了报告中保护事件应采用功能约束数据(FCD)的观点,介绍了如何提高保护定值读写效率的方法.对保护事件信息传输的确认机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5.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密度沿海城市受 到风暴潮和极端降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冲击。文 章基于韧性理论构建城市空间洪涝风险指标 体系,制定该评价框架的实施路径;基于水文 软件Mike21、GIS平台及其空间网络分析插件 sDNA,复合“天鸽”台风风暴潮与极端降雨情 景,整合深圳湾地区的路网和土地利用进行危 险性、暴露度、脆弱性和适应能力等多源数据; 通过GIS栅格计算得到各要素层分析及洪涝风 险评价可视化地图,结果显示,潮、洪、涝突破 刚性标准加剧了危险性,高密度城市环境增大了 危险区域的暴露度,路网和土地利用布局具有 一定脆弱性,需完善应急疏散和避难场所规划以增强适应能力;根据评价地图识别高风险片区,从路网和土地利用等城市空间物质要素出发, 提出应对洪涝灾害的适应性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6.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首次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依靠谁、城市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三年后,这一重要理念被纳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规划学界一直秉持的核心价值观。本刊主编吴志强院士在第1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将“人民城市设计”作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年度十大关键词(2022—2023)之一,引领规划学界对这一方向的持续思考。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13位专家进行“人民城市设计:创新实践与思考”学术笔谈,专家们以具体的15个“人民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问题刻画、内涵辨析、实施路径、政策机制四个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探讨,现将他们的观点呈现如下:(1)问题刻画现代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本质区别为:传统城市规划服务于王权、皇权,现代城市规划则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民。现阶段,中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后期,现代城市规划服务的人民主体较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发生了变化,人民不再是刚脱贫的人民,...  相似文献   
157.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复杂挑战,为城市绿地这一重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提供跨尺度、跨专业、多主体的综合解决策略。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及实践案例,引入“精明营建”理念,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的营建实例为说明对象:通过精明营建理念的介入,引导绿地系统的多方协商共建,促成了跨尺度绿地系统的合理布局、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公共空间格局的优化。城市绿地的塑造需关注尺度、专业、主体协同,并结合系统性设计与管控、多专业工程叠加与耦合、非“单箭头”模式的多方协作商讨,推动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