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基于固相法浸取煤矸石中有价组分铁、铝、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成龙  夏举佩 《材料导报》2015,29(14):124-130
为了探索煤矸石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基于固相法和正交实验原理,通过微波辅助和传统加热方式,系统研究了其对煤矸石中铁、铝、钛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加热方式均可促使煤矸石中的铁、铝、钛组分达到较高的浸取率。其中,微波辅助加热最佳浸取条件为微波功率800W、酸矸比1.5(w/w)、微波辐照时间60min,此时煤矸石中的铁、铝、钛浸出率分别为98.13%、95.07%和76.33%;传统加热最佳浸取条件为加热温度170℃、酸矸比1.4(w/w)、加热时间4h,此时煤矸石中的铁、铝、钛浸出率分别为98.69%、97.43%和92.45%。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等对煤矸石及浸取渣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微区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52.
褐煤腐植酸的结构、组成及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的方法、腐植酸结构、组成以及生产腐植酸磷肥的研究进展。预处理褐煤可提高腐植酸的萃取率,但需要解决其经济性问题。常用气相渗透压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表观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和流动场流分离技术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是研究热点。腐植酸的超分子结构是由小分子簇形成。腐植酸主要由芳香酸和酚组成,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是研究腐植酸组成的主要方法,为避免极性化合物的影响,实验时常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电泳法常被称作腐植酸的指纹信息,用做腐植酸分类。腐植酸和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受p H值影响较大,腐植酸-金属-磷酸盐络合物是腐植酸磷肥的主要成分,可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增加植物吸收磷的有效性,是腐植酸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3.
采用碘量法测定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硫转化率,对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触媒的活性。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改性磷石膏生产建筑砖的工艺最佳物料配比.通过复合胶凝材料对磷石膏低温陶瓷化,首先由正交试验得到复合胶凝材料中最优DSZ:FMH:KZ为1:1:1,然后得到了最优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为1:1,最后在固定磷石膏50%的前提下,由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到DSZ、FMH、KZ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2%、18%、20%,最佳养护时间...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灰渣为主要原料,通过实验获得了其制备免烧砖的最佳工艺配料为:石灰7%、飞灰43%、底渣30%、骨料瓜子石20%。通过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对比,发现在低石灰掺量时,自然养护效果明显低于蒸汽养护,但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二者差异逐渐缩小,当高于7%时,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大性工业试验,采用自然养护方式,可生产标号为150的免烧砖砌块。  相似文献   
56.
利用磷石膏、钾长石在焙烧条件下同步生产二氧化硫和硫酸钾。在先还原后氧化气氛下,以磷石膏与钾长石摩尔比、焦炭与磷石膏摩尔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四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钾溶出率为指标,对比直观优方案和极差分析计算出的理论优方案,确定直观优方案为先还原后氧化气氛下的理论优方案。然后,进行验证实验,最终确定了先还原后氧化气氛下的工艺条件。为磷石膏、钾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一些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57.
为提高煤矸石多金属提取资源化利用价值,解决实际生产中煤矸石酸浸液中混合稀土分离困难的问题。本研究以贵州煤矸石中和渣酸溶液为原料,Cyanex272-P204为混合萃取剂,探究初始料液pH,Cyanex272体积分数,P204体积分数,相比以及振荡时间等因素对混合稀土RE~(3+)萃取率以及RE~(3+)与Fe~(2+)、Al~(3+)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Cyanex272-P204萃取RE~(3+)的机理。结果表明:初始料液pH值为2.2,Cyanex272体积分数为6%,P204体积分数为8%,相比为1∶1,振荡时间为6 min时,Cyanex272-P204对RE~(3+)的萃取率达到最大,且此时分离因子β[RE~(3+)/Fe~(2+)]和β[RE~(3+)/Al~(3+)]有最大值,分别为245.47和41.69,能实现混合稀土与铁、铝的有效分离,混合稀土的萃取焓变ΔH为-3 637.96 J/mol,表明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58.
采用浸提法提取煤矸石中和渣酸浸物中的有价元素,考察了溶出温度、溶出时间和溶出液固质量比对酸浸物溶出过程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溶出工艺条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煤矸石中和渣酸浸物、酸化产物及滤渣的物相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酸浸物溶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液固质量比3:1、溶出时间40 min、溶出温度80℃,此时有价元素氧化物的溶出率分别为TiO2 82.63%, Fe2O3 96.48%, Al2O3 98.33%, CaO 87.72%, MgO 95.31%。提取后滤渣中只有SiO2和少量TiO2及CaSO4存在,表明煤矸石中和渣酸浸物中的有价元素通过该溶出工艺可充分溶出。  相似文献   
59.
矿渣制备低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影响因素,通过机械活化和化学激发对矿渣进行活化,制备出矿渣基胶凝材料.研究了低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用活化后的矿渣制备低温陶瓷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矿物相,制备出了抗压强度大于70 MPa的以矿渣为主体的低温陶瓷复合材料,为钢铁冶金渣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方案,并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评价和应用前景分析,使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粉煤灰制备低温陶瓷泡沫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高强度、大孔径泡沫材料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废渣总含量达90%,添加适量石灰、矿物激发剂,可制备出抗压强度为12.5 MPa,密度0.98 g/cm3,孔径2~5 mm,导热系数为0.12[W/(m·k)]的新型低温陶瓷泡沫材料.该材料具有加气混凝土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境材料,为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