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聚氯乙烯(PVC)制品中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对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和环保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TBC)、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在42 °、46 °、55 °白酒中的迁移规律,并用Gaussian 03程序对其结构进行模拟计算,探讨了分子结构影响增塑剂迁移行为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与介质接触时间的延长、白酒度数的增大,增塑剂的迁移率逐渐增大;不同种类分子结构的增塑剂的迁移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性,增塑剂分子的偶极矩越大,其分子极性越强,增塑剂与PVC相容性就越好,其迁移率越小;几种增塑剂中,迁移率大小为:TBC>ATBC>DOP>DOTP。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基于杂多酸的离子高分子磁性复合催化剂Fe3O4@PIL-PMoV,采用红外(FTIR)、热重(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磁化率测试仪(VSM)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比较了该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在苯一步羟基化制苯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3O4@PIL-PMoV是一种高效的苯羟基化固体催化剂,在乙腈溶剂中,苯酚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24.5%和100%;反应结束后,通过外加磁场可实现催化剂的快速分离和重复使用。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与酸性功能性基团—COOH的溶剂效应以及杂多阴离子特有的"假液相"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将nano-SiO2引入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DINCH)增塑的软质聚氯乙烯(PVC)中,研究了nano-SiO2用量对PVC试片中的DINCH在30℃、95%乙醇浸泡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试片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剂的迁移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呈总体上升趋势,前期上升较快,中期缓慢,后期逐渐趋于平衡;nano-SiO2的添加可以降低DINCH的迁移率,并且当nano-SiO2用量为1份时,DINCH在溶剂中的迁移抑制率最大,而此时DINCH的挥发损失率亦最小;另外,随着nano-SiO2用量的增加,PVC试片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商用铂碳电极在电催化析氢反应(HER)领域生产成本高、催化剂使用周期短等问题,利用磷钨酸提供钨源,以单层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引入利于电子传输轨道的碳纳米管(CNTs),通过一步水热法和空气中煅烧制备得到WO3-rGO-CNTs纳米异质结电催化剂。利用FT-IR、XRD、XPS、TG、SEM、EDAX、TEM和BET对WO3-rGO-CNTs的化学结构和物理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单层GO表面均匀生长WO3晶体,并引入CNTs后,纳米异质结WO3-rGO-CNTs在酸性电解质中表现出优异的HER催化活性。利用线性伏安法(LSV)和循环伏安法(CV)对WO3-rGO-CNTs进行HER测试,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其过电势为218 mV;塔菲尔斜率为130.5 mV/dec。当过电势为-0.5 V vs. RHE时,其阻抗值为8.2 Ω。同时,WO3-rGO-CNTs纳米异质结可以在218 mV(电流密度为10 mA/cm2)过电势下,保持50 h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其双层电容值为1.2 mF/cm2。电化学数据表明,WO3与GO和CNTs间由于异质结构的存在,产生了协同效应:GO为WO3晶体提供了广阔的金属反应活性位点,而CNTs则提供了利于电子传输的活性轨道。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甘油制备碳酸甘油酯的酯交换法中催化剂制备方法复杂、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采用一锅法制备了Li掺杂CeO2固体碱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等表征。以甘油转化率和碳酸甘油酯产率为指标,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甘油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Li与CeO2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Li的掺杂能够明显增加CeO2的中强碱活性位点;Li、Ce与柠檬酸物质的量比为0.3∶1∶1时,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甘油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 h、催化剂用量为甘油质量的1%、甘油与碳酸二甲酯物质的量比1∶2,在此条件下甘油转化率为90.16%,碳酸甘油酯收率为90.04%;催化剂在重复使用5次后活性无明显下降。采用一锅法制备的Li掺杂CeO2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态水热法合成一系列Mn骨架改性的杂原子β分子筛,将其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Pt制备双功能催化剂,用X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CO-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催化剂的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由骨架Mn改性的β分子筛负载Pt的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明显高于通过Mn浸渍或Mn交换β分子筛得到的催化剂。催化剂最佳的组成为Pt负载量0.4%,n(MnO)/n(SiO2)=0.011,在230℃、空速2.7 h-1、氢料摩尔比值7.9时,正庚烷的转化率为62.1%,异构化选择性达到92.0%。骨架中引入杂原子Mn不仅可以调节孔道结构,还可以提高催化剂表面Pt的分散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异构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以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壳聚糖作为交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偶联剂,协同三聚氰胺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杂化膜在纤维表面沉积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改性处理后,棉织物染色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用直接耐晒蓝染色,比未处理染色效果较好。对直接染料耐晒蓝B2RL的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1,3,5,均三嗪-2氨基乙磺酸钠盐(MCTAS),在硅偶联剂的作用下,用于对蚕丝纤维的改性。研究改性条件对蚕丝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后的蚕丝纤维可以实现无盐染色,并具有很好的抗物理机械性能。当处理条件为的用量MCTAS为2.5%,KH550用量为1m L,处理温度为40℃时,蚕丝可获得较好的弱酸性染料染色效果,并且染色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热稳定剂是聚氯乙烯(PVC)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塑料助剂,可以抑制聚氯乙烯在高温下发生热降解,改善PVC热稳定性能。PVC是全球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国内外对PVC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热稳定剂的消耗量随之增长,因此,低毒、无污染且高效环保的钙/锌热稳定剂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的发展现状,由于铅、镉盐类热稳定剂有毒,已被欧盟禁用,有机锡类热稳定剂价格昂贵,而环保钙/锌热稳定剂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综述了钙/锌热稳定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环保热稳定剂对PVC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钙/锌热稳定剂市场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甘油过剩、碳酸甘油酯产率低和催化剂回收困难的问题,以聚乙二醇600(PEG-600)为模板和分散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镁铁氧体(MgFe2O4),以其为载体,KNO3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K2O/MgFe2O4磁性固体碱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和磁性分析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甘油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制备碳酸甘油酯的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K2O/MgFe2O4形成了K-Fe-Mg键,K2O/MgFe2O4表面呈霉菌状,具有较多的中强碱位点和强碱位点,且具有较好的磁性;在PEG-600加入量10 g(硝酸镁1.5 g、硝酸铁4.71 g)、反应温度105 ℃、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3%、甘油与碳酸二甲酯物质的量比1∶ 2的条件下,甘油转化率可达到99.53%,碳酸甘油酯产率可达到96.36%,且制备的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在重复使用5次后,碳酸甘油酯产率仍可达80.14%。综上,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甘油转化率、高碳酸甘油酯产率、重复使用性能高(通过外部磁场即可回收)等优点,有望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