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交通运输   14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反舰导弹远程作战体系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反舰导弹远程作战体系构成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反舰导弹远程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影响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各指标的权重,并对各指标进行评价,从而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反舰导弹远程攻击能力评估提供一种方法,为优化反舰导弹远程作战体系的构成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了认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黏塑性特性,优化路面结构的设计计算,选用路面常用的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振动压实成型了Φ150×150 mm标准圆柱体试件,应用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设定不同加载速率(0.5,1,1.5,2,4 mm·min-1),进行简单加载、循环加卸载、抗压回弹模量、徐变和松弛等试验,测试试件的应力-应变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强度、刚度、徐变与松弛等变化规律及加卸载应力-应变特性,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特性,提出改进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试验结果的总体影响小于4.4%(相对误差),且60 min的徐变变形最大为0.03%,14 min的应力松弛最大为6.9%,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黏性极弱,可以忽略不计;每次加载卸载后均有回弹变形和永久变形出现,反映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性质,且服从有应力强化的弹塑性固体模型,可以用广义圣维南模型模拟分析;提出的改进型邓肯-张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可以用来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的应力-应变曲线;0.4σmaxσmax为水稳碎石混合料的破坏强度)对应的割线模量十分接近传统的回弹模量,说明简化的0.4σmax取值法可以用来测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回弹模量;从总体路用技术性能来看,骨架密实型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优于悬浮密实型。  相似文献   
53.
地铁项目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为使地铁项目建设管理达到统一、协调、顺畅的目标,笔者介绍一种以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工程具体特点等作为因果条件,运用因果分析法,从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开始层层分解,进行各阶段、各专业实施性规划的方法。该方法强调的工作重点是业主在项目管理实施阶段必须做好项目实施规划,并指导后期各阶段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54.
归纳和总结了小波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法的实施步骤,阐述了小波包的原理,并以变速器轴承故障诊断为例,提取了小波包节点能量作为反映变速器轴承故障类型的振动信号特征参数,并用这些特征参数训练BP神经网络进行故障模式识别。结果表明,如果神经网络设计合理,训练适当,则具有很强的故障识别能力。说明了利用小波包能量法和BP神经网络进行变速器轴承故障诊断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基于粘性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波浪水池,模拟有限振幅波的传播,并计算三维球体在规则波环境下所受的波浪力。采用两相不可压的RANS方程求解非定常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并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法对自由面进行动态模拟。通过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设置边界入口速度和波高,实现在波浪水池尾部1~2倍波长区域消波,最终求出有限振幅波的模拟结果以及规则波中三维球体所受的波浪力,该结果与势流理论边界元法得到的结果在趋势上吻合良好。该研究方法为模拟分析其他海洋结构物在波浪中的水动力奠定基础,丰富与扩展了数值波浪水池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公共汽(电)车首末站规划建设策略——基于香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首末站是公共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设施用地短缺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公交优先发展。首先,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当前内地大城市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其次,剖析香港的成功经验,从规划指引、投资模式、综合开发及配建标准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设策略和方法,以推动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进程并促进公交优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7.
详细介绍了直径为325 mm、长达142 m的长大管棚施工方案,内容包括长大管棚打设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工序、设备、技术要求和施工组织等。所介绍的方案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8.
张桦  昂军 《中国水运》2007,7(2):185-187
竞争性谈判采购作为我军装备采购方式之一,在装备采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装备采购特点,分析了竞争性谈判采购的涵义和应用条件,阐述了其优缺点,最后明确了其操作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59.
Traditionally, car use and modal choice, in general, have been studied under the random utility framework, assuming that individuals choose a particular mode based on their own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ttributes describing the available options. This approach has originated useful models which have been able to explain modal split.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received critics because of its poor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behaviour and the weakness of its assumptions.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socio-psychological factors could help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choice process. In this paper, attitudinal theory and its link to human behaviour were used to select attitudes, habit and affective appraisals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y were measured using ad-hoc instruments, which were combined with a revealed preference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veller and the chosen mode. This instrument was applied to a sample extracted from staff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ncepcion, Chile. Analyses of attitudinal variables showed that car use habi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attitude and positive emotions towards car, implying that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of car use through persuasive techniques might be difficult. Estimation of discrete choice models showed that attitudinal variables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modal utility, and helped to improve both fitness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Results showed that choice can be influenced by factors related to attitudes and affective appraisal, and that their study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car use reduction.
Alejandro TudelaEmail:
  相似文献   
60.
针对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流媒体分发模型VCStream(video conference stream).模型中,由数据源节点构成一个树状系统,一旦树满,新加入的节点将进入一个备选池,从而备选池中的节点与树的所有叶子节点又构成了一个网状系统.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循环缓冲和两阶段调度算法,以优化流媒体数据的传输,达到提高可扩展性和容错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树状分发模型和随机拓扑结构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模型减少了10%~20%的传输延时以及新节点的加入时间;鲁棒性也比随机拓扑模型高5%,从而能更好地满足视频会议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