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交通运输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手摆拳石基层在坑槽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修补坑槽大都采用石灰土进行路面基层补强的方法,这种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雨季后检查,小面积坑槽的修补损害严重,究其原因,是由于人工夯实石灰土最大密实度仅为85%,造成小面积坑糟修补的灰土基层强度太低,从而导致面层破坏。要保证坑槽的修补质量,首先要保证基层强度达到规范要求。结合邻近山区石料强度较高且价格低的特点,本着既降低造价又必须保证质量的原则,于1996年5月初对手摆拳石基层修补坑槽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2.
研究目的:某铁路隧道底部粉砂质泥岩蠕变导致仰拱结构持续底鼓,致使列车降速行驶,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为较准确获取仰拱底鼓区粉砂质泥岩的蠕变参数,本文基于某隧道仰拱5年多的底鼓变形实际监测数据,建立室内岩石剪切蠕变试验与深度学习(GRNN)相融合的岩体蠕变参数确定方法,并对隧道仰拱蠕变变形进行长期预测。研究结论:(1)铁路隧道底鼓段粉砂质泥岩具有明显蠕变特性,该特性对隧道仰拱持续底鼓变形影响较大;(2)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底鼓段围岩蠕变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结合底鼓段长期监测变形数据,能够有效获取隧底岩体蠕变参数,解决隧道围岩蠕变参数难以确定的难题;(3)反演得到的隧底岩体蠕变参数相应的底鼓变形值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围岩蠕变参数确定、仰拱蠕变变形预测和底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提出了将数据库应用到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以提高EPS助力系统的可靠性,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在闪存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了汽车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数据组,包括速度、转矩、转角和纵模加速度信号。  相似文献   
94.
陈天元  袁伟  俞孟蕻 《船舶工程》2020,42(9):122-127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线计算量大,难以满足无人船实际航行中的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航迹控制方法。首先利用视线制导算法(line of sight, LOS),根据无人船当前位置和期望航迹信息,设计了无人船艏摇角的参考值,将无人船航迹控制简化为艏向控制;其次,将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无人船艏向控制问题中,该算法既保持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优势,又提高了计算速度;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无人船航迹控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5.
针对公交车进出站过程速度波动明显,能耗较高的问题,本文采集纯电动公交车自然驾驶 数据,以进出站速度随距离的变化关系、进出站加速度分布区间及进出站时间3个指标分析公交 车进出站驾驶行为参数特性。统计进出站百公里能耗及瞬时能耗与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分析进 出站的能耗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进出站路段划分为定速段、调整段和恢复段,并依据进站时站 内已经停靠公交车的影响,将进出站场景分为3类。进出站实质上是“减速-加速”过程,提出以加 速特征参数表征的加速策略和恒减速策略,以此分别针对3类进出站场景提出几种节能驾驶策 略,最后,基于AVL CRUISE仿真验证节能驾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自然驾驶情况,本 文提出的进出站节能驾驶策略在纯电动公交车进出站过程中节省电能达到12.17%~44.43%,具有 可观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96.
徐云成  俞孟蕻  袁伟 《船舶工程》2017,39(12):56-59
由于动力定位对船舶的推进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采用动态性能更好的电力推进方式已经成为了动力定位船舶的优先选择。对于电力推进船舶来说,推进器是其最大的负载,以起重船为研究对象,除了推进器以外,船上还有起重机和绞锚车等大功率负载。当船上其他大功率负载突然启动或者工作在风浪较大的环境时,会造成整个船舶电网功率波动较大,影响整个船舶电网的稳定性。文章提出自适应组合推力偏置结合功率管理分配方法,当船舶电网功率波动较大时,释放偏置的推力,降低整个船舶电网的功率波动,有助于增强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
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为依托,客观地分析了道路因素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引用BAYES理论证明对道路因素可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况;同时,结合四川境内交通安全的抽样调查研究,对部分道路因素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广东省新计重收费政策(以下简称新政)对运营车辆的干预效果。基于京珠澳(原京珠)高速广韶段某一收费站2014年1~6月24万多个货车的动态称重系统(WIM)数据,对新政前后运营荷载按车型进行车重与轴重分析,采用双峰正态分布拟合车重概率密度分布,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得到各轴重与总重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车重概率密度分布、轴重占总重比例在新政前后各参数变化不大,即新政对运营车辆干预效果不明显,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新政的完善和修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
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模糊聚类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用单一眼动参数评价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存在片面性和较大误差等不足,提出运用模糊理论,将驾驶员的注视持续时间、水平方向视角、垂直方向视角、扫视幅度和扫视速度5个主要表征参数综合起来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真实交通环境中的实车试验,记录驾驶员行驶过程的眼动数据,建立模糊相似矩阵和模糊等价矩阵,依据聚类样本驾驶员的驾驶里程确定最佳阈值,将样本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分为4类,并以每类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特征为判别标准,运用择近原则对其他驾驶员的视觉搜索模式进行识别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模糊聚类评价方法有效且可靠。  相似文献   
100.
大型耙吸挖泥船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大型耙吸挖泥船全船的综合控制,根据挖泥船监控系统的安全规范要求,构建一体化系统信息交互共享的无缝集成平台,并通过工业以太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PLC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实现了船舶航行、挖泥集成控制、疏浚轨迹显示、全船功率管理、机舱监测报警和挖泥辅助决策的互通、互联、互操作。运行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提高了挖泥船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在大型耙吸挖泥船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