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社会科学   1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师范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当代中师生的基本状态和品德特点,不仅与学生的自我成长有关,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用正确的社会利益现念说服他们,用一代师表的情怀和爱心去理解、鼓励并帮助他们,用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去规范他们,必须在道德过程、原则上选准着眼点,在内容、方法上探求有效性,认真对待学生的发展性人格障碍问题,寻求培养学生有社会道德人格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2.
十年来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源  崔巍 《学术界》2006,(2):249-256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保护主义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痼疾”,学术界就地方保护主义进行了广泛探讨。在地方保护主义与地方主义的关系、地方保护主义的特点、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地方保护主义产生和蔓延的根源以及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试图对近十年来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3.
崔宏伟 《社会科学》2007,40(11):54-61
"规范性强权"意味着运用规则、价值观及观念来规范世界政治和经济。"规范性强权"欧盟反映了其通过价值规范来追求自我利益和进行实力政治建设的战略目标。对"规范性强权"欧盟概念的内涵演变、成因以及欧盟作为全球"规范性强权"的资源和局限性予以讨论,运用政治经济分析方法,探究欧盟发挥全球规范性影响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目标,进而解析"规范性强权"欧盟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对于中欧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以德治教是理想的教育境界。建构新道德 ,必须批判儒家思想中的“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守旧观点 ,以适应新道德治教的需要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5.
崔军伟 《船山学刊》2007,(2):162-164
蒋梦麟农村建设思想中的两个“基本原则”强调了农村建设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三个“解决问题之方法”提出了农村建设应该深入民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三个问题”则指出了土地改革问题、人口问题、农民组织问题在台湾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6.
信仰就是“终极关怀”,它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宗教信仰有明显完备的理性特征,是一种合法正常的信仰;而邪教则是一种邪恶的信仰;迷信则是对信仰对象盲目崇拜误入迷途。科学只承认事实,若把科学当成绝对权威顶礼膜拜也是迷信。信仰是人的需要,科学可以作为信仰,但不可以代替信仰。  相似文献   
97.
锦州医学院近年通过强化科研管理和营造科研氛围来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调动科技人员搞科研的积极性 ,使得科研项目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 ,同时研发出大量优秀的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 ,使学院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兴校、强校的办学道路  相似文献   
98.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作为培养高等知识人才的摇篮,其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的人才需求,如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焦点.这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9.
在《论语》中孔子明确地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占有更多的财富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渴望富足的生活,弃卑贱的生活。其经济思想包括:“胜残”、“去杀”;“节用”、“爱人”;“轻徭”、“薄赋”;宁弃“利”而勿弃“义”。  相似文献   
100.
国内哲学理论界关于制度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维度:即制度伦理学维度、发展哲学维度以及价值哲学维度等。关于制度研究的这三个维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但由于各自视野上的局限,未能形成关于制度的一般性理论。我们认为,制度研究还应有唯物史观的维度。制度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制度理论的“不在场”,将意味着其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只有把制度问题纳入到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才能形成关于制度的一般性理论。唯物史观研究制度问题的必要性还在于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是当代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