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社会科学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王圣君  王雷  张悦  朱莹 《管理评论》2023,(3):125-135
基于创新可占有性二元分析框架,本研究构建了对手吸收能力、独占性机制和创新绩效匹配关系模型,并检验了环境波动性的调节效应。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中国长三角地区297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结合响应面分析技术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手吸收能力和独占性机制越一致,企业创新绩效水平越高;一致情况下,对手吸收能力强—独占性机制强更容易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不一致情况下,对手吸收能力弱—独占性机制强更容易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不同环境波动情境下,技术波动性反向调节对手吸收能力和独占性机制间匹配关系;市场波动性正向调节对手吸收能力和独占性机制间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02.
在马克思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实践中,已有的研究往往只强调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给马克思思想转向带来的理论支撑,却忽视了青年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人物鲍威尔之间的紧密联系,弱化了鲍威尔思想给马克思带来的启迪因素。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渐被学界所认识,并形成了研究鲍威尔思想之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共识。目前,经由麦克莱伦为主导的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中的费尔巴哈和鲍威尔之争,迈向了将鲍威尔思想置于马克思哲学理性的现实化意义上进行思想定位之观点演进。通过对观点的梳理,发现以往对鲍威尔与马克思思想关联的研究,没有做到以鲍威尔最初的理论奠基为基础,来理解鲍威尔思想之于马克思走向现实的积极意义,导致抹杀了鲍威尔思想中可能存在的正义方面,因此未能撼动费尔巴哈主导说。在此基础上,反思费尔巴哈的“主体”在历史性上的缺失,从而引申出鲍威尔革命的意识形态之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103.
104.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对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来越大,为了满足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大学化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化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本文就大学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5.
自2008年开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产生了全球化的影响,作为深处中国大陆腹地的城市,成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在承受着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文结合成都自身的城市特点,研究了金融危机对成都服务业的影响,并从理论的角度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张悦 《领导文萃》2014,(8):61-64
往茶几上放录音笔的时候,我不小心把茶杯打到地上,身旁这位72岁的民进党前主席迅疾俯身弯腰捡起茶杯,放回桌上,另一只手礼貌地横在我腿前,示意他捡就可以了“不要紧,无所谓的。”他是许信良先生,台湾政坛中一个最百折不挠的失败者。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移动通讯设备与Internet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整个社会正向经济运作的移动化、即时化发展。因此,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业务的不断完善便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WAP技术及其架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WAP的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采用Struts框架,应用JAVA技术为核心技术,使之成为一种具备商用模式、高信息发布能力集后台管理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8.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40条规定了离婚时家务劳动经济补偿制度,该制度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填补了家务劳动经济补偿制度的立法空白,在平衡夫妻双方的财产利益、体现社会公正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该制度存在种种不足,使其在适用中大打折扣,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9.
“萧红热”成为一种现象由来已久,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如今电影《萧红》《黄金时代》的上映,萧红已经由一个文学作家变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人物.“萧红现象”的形成和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背后都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新时期的思想大解放思潮尤其是女性文学的兴盛为萧红的回归营造了有利的文化背景;萧红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更能吸引读者的眼光和注意力;而萧红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使她的作品即使放在今天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我们透过这种现象,应该进一步思考以萧红为代表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如何与当下的大众文化同存共生.  相似文献   
110.
张悦 《办公室业务》2014,(19):244+249
医院数码照片现状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归档整理难度大、整理不规范。做好医院数码照片的管理要健全数码照片管理制度,进行拍摄者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整理和保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