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7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医药卫生   65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月桂氮酮对氢醌乳膏透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月桂氮酮对氢醌透皮释放作用的影响 ,拟定月桂氮酮最适浓度。方法 :采用离体鼠皮及简单小室装置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氢醌浓度 ;各时间点累积透皮释放率 ,用三次抛物线拟合程序拟定月桂氮酮是适浓度。结果 :含 2 %、3%、5 %氮酮的氢醌乳膏 ,其氢醌的累积透皮释放率显著增加 (p <0 0 1) ,最适浓度为 (2 49± 0 2 9) %。结论 :月桂氮酮对氢醌乳膏透皮释放有促进作用 ,以 2 5 %氮酮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92.
:研究中华眼镜蛇的蛇毒因子(CVF)与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的量效关系及CVF在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应用中的意义。方法:①用不同剂量的CVF腹膜腔内注射(i.p.)SD大鼠,测定大鼠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率;②经CVFi.p.处理后大鼠进行颈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然后测定移植前后大鼠不同时点的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率。结果:①CVF能使大鼠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功能减退,并呈量效关系;②经CVF处理的大鼠移植后无发生超急排斥反应(HAR),且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率明显减退,至术后3d内仍未恢复。结论:①CVF有抑制中性白细胞噬菌功能,且呈量效关系;②CVF可抑制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的HAR,测定中性白细胞噬菌功能是一种简便测定CVF体内抗补体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以苯胺为原料经溴代、脱氨和甲氧基化反应制备1,3,5—三甲氧基苯。经改进各步收率有较大的提高总收率为63.2%。  相似文献   
94.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与房角镜检查眼前房角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Wang N  Ye T  Lai M  Ou Y  Zeng M  Yang C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174-178,I010
目的 比较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与房角镜检查眼前房角的结果,为房角镜检查提供新的技术和资料。方法 采用双盲法分别对10例(20只眼)的眼前房角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和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等级相关法对获取的资料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取α=0.05)。结果,两种检查法在宽房角状态下对房角的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  相似文献   
95.
作者统计分析1999名学生及学龄前儿童(4~18岁)正常眼的视力及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发现各年龄组屈光度都可计算出一定范围的正常值,并呈现正态分布曲线。结合其他观察比较,特提出生理性近视眼的概念,并就其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性近视眼的区别,作了详细讨论。对于人群中大量存在的生理性近视眼(或称单纯性近视眼),作者认为可看作是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种适应性结果,属于一类生物学变异,而不是一种眼病。  相似文献   
96.
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与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和多西环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与药动学。方法 :2 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 2组 ,按双周期交叉口服单剂量 2 0 0mg多西环素的 2种制剂 ,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 0 5 ,1,1 5 ,2 ,2 5 ,3,4,6 ,8,12 ,2 4,48,72h取血样 ,以HPLC法测定血浆中多西环素浓度 ,计算 2种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参数 ,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口服受试制剂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和参比制剂多西环素片的药动学参数 :cmax分别为 (3 6 5± 0 81) μg·mL-1和 (3 6 5± 0 73) μg·mL-1,tmax分别为 (2 5± 0 3)h和 (2 2± 0 7)h ,T1/ 2 (消除半衰期 )分别为 (2 1 4 8± 3 2 0 )h和 (2 1 85± 3 11)h ,AUC0→ 72 分别为 (72 18±2 2 6 8) μg·h·mL-1和 (72 0 6± 2 1 0 8) μg·h·mL-1,AUC0→∞ 分别为 (81 4 4± 2 4 94) μg·h·mL-1和 (81 82± 2 3 19) μg·h·mL-1,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1 9± 2 5 2 ) %,对参数cmax,AUC0→ 72 先进行方差分析 ,再进行双单侧t检验 ,表明 2种制剂的参数生物等效 ,tmax经非参数检验表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西环素肠溶微胶囊和多西环素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7.
洪建云  欧兰芳  陈磊  李福 《中国针灸》2003,23(7):383-385
目的 :观察腹丛刺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5 0例慢性附件炎患者随机分为腹丛刺组 10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两组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结论 :以腹丛刺为主治疗慢性附件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8.
HPLC法测定冠心通络片中橙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冠心通络片中橙皮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C18(5μm,4.6mm×100mm);流动相为甲醇-5%醋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结果:橙皮苷在419.2~2096μg(r=0.9998,n=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71%;RSD为1.13%。结论:本法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冠心通络片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
无症状鼻咽癌临床分析和长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无症状鼻咽癌Epstein-Barr(EB)病毒血清学、鼻咽纤维镜表现和预后。方法:1986年12月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血清EB病毒壳抗原抗体(viral capsid antigen‘s IgA,VCA-IgA)、早期抗原抗体(early antigen‘s IgA,EA-IgA),行间接鼻咽镜和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确诊鼻咽癌后行根治性放射治疗,随访至1999年底。结果:早期无症状鼻咽癌患者确诊时血清EB病毒VCA-IgA、EA-IgA抗体水平分别为1:100.79、1:10.76,与有症状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症状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3,P=0.009)。有、无症状患者确诊时血清VCA-IgA、EA-IgA滴度水平与患者预后均无关(P>0.05),与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定期检测EB病毒抗体、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检出早期鼻咽癌,尤其是无症状鼻咽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国内、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2种疗效判断标准评价洛索洛芬 (loxoprofen)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 5 0例 ,年龄 (4 8±s 13)a ,4 0~ 69aRA活动期病人 (男女不限 ) ,口服洛索洛芬 60mg ,tid× 4wk ,比较用药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用国内、ACR不同疗效判断标准评价洛索洛芬治疗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洛索洛芬治疗RA的总有效率达 74 %(国内标准 )和 80 % (ACR标准 ) ,2种疗效判断标准无显著差异 ,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不良反应发生率 10 % ,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结论 :洛索洛芬治疗R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