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人生回顾联合生命陪伴护理对肺癌晚期接受姑息治疗患者的幸福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肺癌晚期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共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人生回顾联合生命陪伴干预.评估两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偏头痛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脑干反应测听仪(NGT-Ⅱ型)对18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BAEP测定,其中发作期49例,间歇期131例,并与256例正常人的BAEP对照.结果 偏头痛患者中BAEP的异常者为95例,占52.8%,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发作期检查者49例,其中40例异常,占81.6%,异常率明显高于间歇期.结论 偏头痛的BAEP的异常率明显增高,尤其在发作期,BAEP可作为偏头痛的辅助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在神经内科急诊接受静脉内溶栓和传统收住至病房或卒中单元后接受静脉内溶栓对开始溶栓平均时间(DTN)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76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比较急诊室启动溶栓组(94例)和病房启动溶栓组(82例)的DTN时间和安全性等指标,包括两组的治疗7 d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病死率、溶栓后24 h症状性出血转化率等。结果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溶栓组DTN时间(99.3±47.8)min显著短于病房溶栓组(118.8±53.2)min,P=0.014;治疗后24 h两组安全性比较,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和3个月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治疗后7 d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 RS)和溶栓治疗3个月恢复良好(m RS2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启动静脉内溶栓治疗AIS能明显缩短DTN,安全性与送入病房后再进行静脉内溶栓治疗差异无显著性,AIS的静脉内溶栓治疗应在急诊尽快启动,若急诊空间有限,溶栓和送入病房可同时进行(Drip-and-Ship)。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是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其生长较局限,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本研究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TSC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01-01-2014-12-31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6例TS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NLR分为低NLR组(NLR≤1.94,28例)和高NLR组(NLR>1.94,28例),分析两组患者NL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结果 NLR升高与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嗜好、肿瘤生长部位、临床分期、复发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35)密切相关;低NLR组患者的1、3、5年OS分别为96.4%、85.7%和85.7%,高NLR组分别为78.6%、57.1%和53.6%;两组5年DFS分别为82.1%和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中低分化、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复发和术前NLR(NLR>1.94)与患者OS、DFS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中低分化、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复发术前NLR(NLR> 1.94)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术前高NLR(NLR> 1.94)是影响T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LR升高提示TSC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比较规范化培训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分析B-Lynch缝合术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应用中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3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浦东妇幼保健院及嘉定妇幼保健院实施B-Lynch缝合术的182例单胎、产后出血病例,比较B-Lynch规范化培训前后培训组(145例)和对照组(37例)BLynch缝合前出血量、缝合术后2h出血量、输血率、联合实施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子宫切除率、宫缩剂使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培训组B-Lynch缝合术后2h出血量减少(P〈0.05),输血率降低(P〈0.05),规范化培训后术者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01),联合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比率显著降低(P=0.03),宫缩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用量显著降低(P=0.044),而卡贝缩宫素(巧特欣)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子宫切除率无显著差异(2.1%vs 2.7%,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有利于缩短B-Lynch缝合时间,降低缝合术后2h出血量和输血量,并且减少了昂贵缩宫剂的使用,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有助于节约医疗费用和资源。  相似文献   
36.
组织胞浆菌病是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传染性真菌病,好发于6个月~2岁儿童,在我国发病率不高.本院2008年6月收治1例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以及白血病化疗前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小儿白血病细胞凋亡总积分范围0~11分显著低于正常组30~342分(P<0.01),化疗后白血病的细胞凋亡总积分范围3~32分高于化疗前。结论:小儿白血病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化疗的目的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膜白介素-2受体(m IL-2R),血清IL-1,βIL-6,IL-10表达水平,探讨免疫学变化在H I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检测新生儿H IE及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3,7天CD3+,CD4+,CD8+,CD4+/CD8+阳性百分率,及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m IL-2R表达水平。用ELISA法动态检测新生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第1,3,7天血清IL-1β,IL-6,IL-10水平。结果:新生儿H IE患儿生后第1天CD3+,CD4+,CD8+分别为(37.4±6.7)%、(29.4±6.9)%、(16.7±3.3)%,CD4+/CD8+为1.8±0.5,静息期和诱导期m 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3.6±1.1)%、(20.9±4.8)%,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生后第3天CD3+,CD4+,CD8+分别为(41.0±7.4)%,(35.8±6.9)%,(22.6±4.5)%,CD4+/CD8+为1.7±0.5,静息期m IL-2R表达水平(3.9±1.2)%,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后第7天CD3+,CD4+,CD8+分别为(41.8±6.1)%、(36.4±5.1)%、(25.6±4.3)%,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CD8+比值为1.5±0.3,诱导期m IL-2R表达水平(23.8±5.2)%,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 IE患儿血清IL-1,β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结论:H I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H IE早期诊断、评价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6):499-502]  相似文献   
39.
临床上鉴别病毒性脑炎 (VE)和细菌性脑膜炎(BM )依赖于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 (CSF)检查。一般认为 ,BM患儿CSF炎症细胞以多型核细胞 (PMN)为主 ,VF则以单个核细胞 (MN)或淋巴细胞占优势 [1]。但VE早期可能以PMN为主要反应细胞 ,随病程进展逐渐转变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反应 [2]。为进一步探讨CNS感染CSF细胞学变化规律 ,总结近5年来收治的446例患儿急性期CSF细胞学动态改变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446例均为本院1996~2001年收治的住院患儿 ,男249例 ,女197例 ;年龄为30d~13岁 ,平均4.6岁。其中BM80例 (不…  相似文献   
40.
γ—氨基丁酸的神经营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它对神经元的增殖,分化以及其自身受体的基因表达,神经相关蛋白的合成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可能由γ-氨基丁酸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