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是一种和HPV感染有关的宫颈癌前病变。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中低度病变包括HPV感染和C IN1,高度病变包括C IN2~3。HPV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HPV感染、宫颈病变本身及其治疗对妊娠的影响倍受关注。HPV感染在妊娠期间可能增加,经阴道分娩者新生儿暴露于HPV的机会增多,尚不能下结论对所有HPV感染者均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妊娠期间发现C IN1,可以观察并产后随访。如果为C IN2~3,妊娠可能不会加重病变程度,但对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或高度怀疑浸润癌者应在孕期明确诊断,可于妊娠中期行宫颈锥切术。妊娠中期行宫颈锥切术可能使剖宫产率增加。C IN保守治疗对于患者受孕能力无显著的影响;宫颈冷刀锥切及LEEP锥切可能增加早产率,早产率的增加可能和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经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的非手术识别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336例痛经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特点。结果原发性痛经80例,继发性痛经256例,初潮出现痛经的比例分别为25.0%(20/80)、30.1%(77/256),无统计学差异(χ2=0.765,P=0.382)。继发性痛经组患者疼痛VAS(7.9±1.8)分,显著高于原发性痛经组(7.4±1.8)分(t=-2.169,P=0.031),痛经加重的比例56.6%(145/256)显著高于原发性痛经组患者38.8%(31/80)(χ2=7.821,P=0.004)。继发性痛经组患者合并消化、泌尿系统伴随症状的比例为69.5%(178/256),显著高于原发性痛经组43.8%(35/80)(χ2=17.458,P=0.000),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疼痛缓解率为65.5%(78/119),显著低于原发性痛经组89.6%(26/29)(χ2=6.488,P=0.011)。结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均可于初潮出现,痛经严重、疼痛持续加重、有伴随症状、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注意继发性痛经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宫颈阴道闭锁初次手术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再次手术的处理。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2月5例先天性宫颈阴道闭锁外院初次手术失败均以术后周期性持续性腹痛转入我院。5例初次手术前均仅诊断为阴道闭锁行阴道成形术,术中发现合并宫颈闭锁而行宫颈阴道贯通术,分别于术后4年6个月、3个月、3年4个月、1年4个月、3年2个月(二次术后)来我院治疗。2例不完全闭锁在术前检查后出现严重盆腔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先行急诊手术治疗。第1例行宫颈粘连松解修补术+官腔镜检查+宫颈修补术,第2例行部分宫颈切除+宫颈闭锁分离成形+自体皮瓣阴道成形术,第3例行腹腔镜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第4、5例行开腹宫体切开宫颈造口术+阴道成形术。4例术后经宫颈在官腔内留置F18~F20Foley’s尿管或剪短的蘑菇头尿管,术后分别放置2周(因阴道放置模具而取出)、6个月(因结婚而取出)、11个月、1年。结果5例术后随访0.5—5年,腹痛未再复发。结论对复杂的阴道闭锁初次手术前做影像学的充分评估,使用不脱落的宫颈管支架和适当的阴道成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不全闭锁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8月76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患者年龄(60.2±10.8)岁,随访时间(53.6±40.8)月.组织学分级G3 23例(30.3%),深肌层浸润53例(69.7%),宫颈间质累及14例(18.4%),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8例(10.5%).结果 复发12例(15.8%),死亡3例(3.9%).术后无治疗17例中复发5例(29.4%),单纯放疗41例中复发5例(12.2%),联合放化疗18例中复发2例(11.1%).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79.7%,5年总生存率93.5%.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VSI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疾病无进展生存率:RR=5.573,95% CI 1.419-21.892,P=0.014;总生存率:RR=29.435,95% CI 2.453-353 143,P=0.008).结论 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相对较差.LVSI是影响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0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和MRI影像特点,比较二者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优势。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36例,诊断正确率为90.0%;MRI准确诊断35例,诊断正确率为87.5%;6例子宫局部破裂,其中4例MRI显示妊娠组织突出于峡部,2例可见新鲜出血信号,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提示。超声与MRI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对切口妊娠的诊断正确率均较高,MRI可更好地显示剖宫产切口妊娠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化疗耐药性卵巢癌可进行内分泌治疗。Hasan等设计了一个Ⅱ期临床试验.以评价他莫昔芬(TAM)和格舍瑞林治疗化疗后复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效果。该方案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TAM的作用可能和抗雌激素作用有关.特别是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肿瘤细胞;临床前试验还表明TAM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多项研究已表明.对铂类耐药的卵巢癌患者行口服TAM治疗.有效率达10%~20%。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作用可能和其对黄体生成激素(LH)的抑制有关.而LH是一种已知的卵巢癌有丝分裂原。TAM和GnRHa合并可提高抗肿瘤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28例包块型CS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均有人流、药流或清宫史,术后异常阴道出血21例(其中失血性休克3例),血hCG下降不理想7例。入院距上次手术时间1~120 d,中位数21 d,其中<2周6例。包块直径14~66(35.3±14.7)mm;包块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1~5(1.7±1.0)mm。血β-hCG>1000 mIU/ml 18例(64.3%)。行宫腔镜手术10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开腹手术4例。结果行CSP残留组织清除27例,其中13例同时行剖宫产瘢痕修补,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或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6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4例;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其中5例术中或术后输悬浮红细胞400 ml。术后18~52 d(中位数26 d)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余27例术后21~54 d月经复潮。结论剖宫产瘢痕处剩余肌层薄和包块大是包块型CSP的两个重要特点,可采用联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21例肿瘤均单发,11例位于右侧,10例位于左侧卵巢;肿瘤体积大小不等,最大径平均值为(12.58 ±4.71)cm;肿瘤边界均较清晰,呈椭圆形(12例)或分叶状(9例).14例行MRI,T1WI呈等信号(3例)、低信号(8例)或混杂信号(3例),T2WI呈低信号(2例)或高低混杂信号(12例);CT示1例密度较均匀,6例不均匀.继发的囊变、出血、黏液变性、钙化或骨化是导致信号或密度多样的主要原因.15例行CT或MRI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均为渐进性.21例仅2例术前确诊.结论 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和CT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病理变化,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9.
对化疗耐药性卵巢癌可进行内分泌治疗。Hasan等设计了一个II期临床试验,以评价他莫昔芬(TAM)和格舍瑞林治疗化疗后复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效果。该方案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TAM的作用可能和抗雌激素作用有关,特别是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肿瘤细胞;临床前试验还表明TAM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多项研究已表明,对铂类耐药的卵巢癌患者行口服TAM治疗,有效率达10% ̄20%。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作用可能和其对黄体生成激素(LH)的抑制有关,而LH是一种已知的卵巢癌有丝分裂原。TAM和GnRHa合并可提高抗肿瘤作用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女性术后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 ~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60例术后慢性盆腔痛资料.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抗生素、口服避孕药、手术、中成药等.疗效评价标准:①完全缓解,疼痛消失,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