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CT检测骨密度评估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均给予双膦酸盐类抗骨吸收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双能X线骨密度及定量CT骨密度,依照血清β-CTX变化情况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比较2组骨密度变化情况。 结果共纳入患者220例。血清β-CTX含量下降超过50%患者211例为治疗有效组,血清β-CTX含量下降未达到50%患者9例为治疗无效组。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骨密度检测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组定量CT骨密度检测提示骨密度升高,治疗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血清β-CTX检测与定量CT骨密度检测可以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抗骨吸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且2种检测方式互为补充,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老年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8)岁],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B组,n=40,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11)岁]和合并大血管病变组[C组,n=40,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11)岁]。另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A组,男25名,女15名,平均年龄(58±10)岁]。测定和计算3组受试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尿蛋白/肌酐比值、胰岛素抵抗指数。2组问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问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C组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31±6)u/L]明显低于B组[(46±17)u/L]及A组[(56±14)阻∥L](F=9.763,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尿蛋白/肌酐比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6、-0.156、-0.144、-0.108、-0.263、-0.126,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甘油三酯、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具有直线回归关系(r2值分别为-1.132、-0.862、-2.650,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对大血管病变具有-定影响。结论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可能作为危险因素参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3.
负压抽吸大汗腺清除腋臭根治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我科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6月分别以负压抽吸大汗腺清除术和皮下剥离大汗腺导管切断术两种术式治疗 ,术后随访认为负压抽吸大汗腺清除术优点较多 ,疗效较好。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0 4例 2 0 8侧 ,男 12例 ,女 92例 ,年龄 13~ 46岁 ,平均 18岁。行负压抽吸大汗腺清除术 6 8例 ,皮下剥离大汗腺导管切断术 36例。2 手术方法2 1 负压抽吸大汗腺清除术 患者平卧 ,双臂上举外展 ,屈肘掌心向上放于头上 ,不剃腋毛 ,常规消毒铺无菌单。距腋毛区边缘 1 0cm处用龙胆紫标出抽吸区 ,注射肿胀液至皮肤肿胀发白。肿胀液配方 :2 %利多卡因 1…  相似文献   
64.
应用HEP-2细胞酶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EP-2细胞为基质核抗原,用羊抗人HRP-IgG作为第二抗体检测了70例各种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并与IF法作了对照比较。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检测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一氧化氮在慢性病贫血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为AC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福氏完全佐剂建立ACD的大鼠动物模型,分组给予生理盐水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观察大鼠后足的肿胀程度,测定血NO、NOS、血红蛋白(Hb)的水平。结果 用L-MAME后关节的炎症反应显著减轻;Hb明显升高,血NO及NOS水平明显降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结论 NO在ACD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身调控NO水平对贫血和关节炎症的改善确有作用。提示研制特异性阻断病理性iNOS和NO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是治疗ACD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予以优质护理者归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者归为对照组,每组均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Harri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优质护理可较好地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7.
建立一种既可定性也可定量检测血清抗双链DNA抗体的ELISA,进一步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和监测的水平。以链霉亲合素处理微孔板,包被光敏生物素标记的质粒DNA,用HRP-羊抗人IgG测定血不表双链DNA抗体。分别以自制ELISA和Binding site公司ELISA抗dsDNA定量试剂盒和胶体金斑点免疫渗滤法定性检测了32例活动期SLE,6例类风湿关节炎(RA),30例健康人血清,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白屈菜红碱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白屈菜红碱低剂量(10 mg·kg~(-1)·d~(-1))、中剂量(20 mg·kg~(-1)·d~(-1))和高剂量(40 mg·kg~(-1)·d~(-1))3个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CCl_4和橄榄油混合液8周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白屈菜红碱组于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第1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白屈菜红碱各剂量组干预后小鼠的肝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的程度;采用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RT-q PCR检测TGF-β1、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4和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明显,肝指数、AST、ALT、HA和Hyp均显著升高(P0.05);TGF-β1、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TGF-β1和Smad4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屈菜红碱不同剂量给药组均抑制上述指标的改变(P0.05)。结论:白屈菜红碱能够抑制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9.
正交试验法优化车前子中槲皮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岩  梁鑫  李莉  徐涛  许凤  董巍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4):351-354
目的 研究从车前子中提取槲皮素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车前子作为提取槲皮素的原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提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的因素包括超声功率、提取时间、甲醇比例、料液比例,以此为依据进行L9(34)正交试验,寻求最佳提取条件。结果 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槲皮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 > 超声功率 > 甲醇比例 > 提取时间,从车前子提取槲皮素的最佳条件是选择40%甲醇水溶液为提取剂,以1:40 (g/ml)的料液比,在200 W的超声功率下超声40 min进行提取。结论 在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下,槲皮素提取率达到0.79%,能简便、稳定且高效地从车前子中提取槲皮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应用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分析检测对叶百部抗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活性部位的体内成分。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梯度洗脱,不同洗脱部位进行抗MP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及MetaboLynx数据处理技术分析鉴定抗MP活性部位的血中移行成分。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40 mL·min-1,柱温为45℃。结果:比较大孔树脂富集各洗脱部位最小抑菌浓度,水洗脱部位为29.41 mg·mL-1,20%乙醇洗脱部位为15.62 mg·mL-1,50%乙醇洗脱部位为10.42 mg·mL-1,90%乙醇洗脱部位为7.81 mg·mL-1。检测并鉴定了90%乙醇洗脱部位灌胃大鼠血中移行成分54个,包括14个原型成分和40个代谢产物。结论:对叶百部经大孔树脂富集90%乙醇洗脱部位抗MP活性最强,为抗MP活性部位。金刚大碱、百部新碱、对叶百部碱、新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N-氧-对叶百部碱、对叶百部碱J以及对叶百部碱H等成分可能为对叶百部抗MP的部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