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病毒入胞机制对载药多肽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节兰  柳长柏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3):1780-1783
 目的 了解病毒入胞、内含体逃逸等机制,从中得到启发为进一步设计开发高效智能、仿病毒载药工具提供帮助。方法 纵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病毒因宿主的杀伤压力,为生存、复制延续所形成的独特的跨膜、内含体逃逸以及亚细胞器定位等本领,揭示其给我们在仿病毒载药多肽设计开发方面的启示。结果结论 对病毒感染机制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利用病毒逃避宿主杀伤机制,为设计、研发高效率非病毒载药多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2.
对109例重症肝炎、230例肝硬化、80例肝癌死亡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上述三种肝病死亡除与 HBV 感染、年龄、性别相关外,尚与一日之时辰变化、一年中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探索肝病死亡与季节、时辰的关系,将对其治疗与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3.
肿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是将特定基因作为“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分子治疗技术。早期基因治疗的概念比较局限,主要是针对单基因缺陷性遗传疾病,目的在于用一个正常的基因来代替缺陷基因或补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由于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肿瘤患者远多于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患者,使得近年来针对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肿瘤的基因治疗是将一个治疗基因“捆绑”在“病毒”(经过人工改造的、不能传染、不能复制的病毒载体)上,随后将这种载有治疗基因的“病毒”感染肿瘤患者或肿瘤细胞,使治疗基因进入肿…  相似文献   
34.
秦松  王君  高志鹏  柳长柏  邹黎黎 《重庆医学》2016,(10):1323-1325
目的:探讨奇魅植物酵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连续灌服酒精的方法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基础上分别加5、25、50mL/kg奇魅植物酵素)。连续灌胃9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三酰甘油(TG)、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乙醇脱氢酶(ADH)及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以及肝指数的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的奇魅植物酵素均可有效地降低血清中AST、ALT及肝组织中TG水平,提高ADH、ALDH、GSH水平。此外,病理学观察结果与酶学变化相一致。结论奇魅植物酵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抗肝纤冲剂对猪血清所致的免疫损伤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Ⅰ型胶原(Col Ⅰ)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抗肝纤冲剂对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5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抗肝纤冲剂低剂量组,抗肝纤冲剂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治疗7周。7周末处死小鼠,取肝组织,经固定、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他肝组织用于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抗肝冲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组织的炎症减轻;抗肝纤冲剂低剂量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肝组织中的ColⅠa2在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抗肝纤冲剂高剂量组的肝组织中ColⅠa1的表达也显著减少。结论:抗肝纤冲剂可以显著减少免疫损伤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Col Ⅰ的表达,提示抗肝纤冲剂对肝纤维化小鼠的具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6.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诸多致病因素导致肝硬化的前期病理过程.我国每年由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众多.免疫法造模致肝纤维化与临床上慢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在发病机制上较为接近,有利于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筛选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客观依据[1].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抗肝纤冲剂对免疫损伤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抗肝纤冲剂低剂量组、抗肝纤冲剂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治疗7周。7周末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中的TGF-β、Smad2/3和Smad6/7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组织中的TGF-β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小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少,Smad6/7表达量多;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中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mad6/7表达量减少;抗肝纤冲剂干预治疗后,肝组织中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有减少的趋势,而Smad6/7表抗肝纤冲剂通过抑制TGF-β的分泌,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起到抑制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的作用。达量又趋增加。结论抗肝纤冲剂通过抑制TGF-β的分泌,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起到抑制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覃艳艳  刘宇  柳长柏  王君 《广东医学》2016,(18):2827-2828
类器官是将具有干性潜能的细胞进行3D培养,从而形成相应器官的部分组织。类器官能准确模拟体内上皮结构并能长期传代培养。这些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从分子水平到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个有机体来阐述身体的功能。目前已成功建立了人与鼠胃、小肠、肝脏、胰腺、前列腺等类器官模型[1-4]。这些类器官模型均能进行长期培养,且具有稳定的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类器官的培养为我们建立了更可靠的疾病模型,而且类器官也可作为筛选药物的新途径。类器官的培养不仅开发了一种检测细胞介导的和药物引起的疾病模型新方法,同时也开辟了基因和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9.
钙网蛋白(CRT)是内质网中主要的CA2+结合蛋白,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分子伴侣,CRT参与了细胞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如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最近的研究发现CRT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现将CRT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背景肝纤维化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相关, TGF-β1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BMP7能够拮抗TGF-β1,目前主要研究的是TGF-β/BMPs-Smad信号通路, ALK3属于BMPs的持续活化Ⅰ型受体,在肝纤维化分子研究机制中较少运用.目的观察大鼠HSCs中稳定表达持续活化型ALK3时Smad1磷酸化及纤维化相关基因E-cadherin、α-SMA、col1A2等表达情况,探讨BMP-7信号转导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拮抗TGF-β1信号及其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HSCs (HSC-T6)持续活化型ALK3的稳定表达细胞株,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 RT-PCR检测col1A2等相关分子mRNA水平; Western blotting检测Samd1、E-cadherin、α-SMA、col1A2蛋白表达和Smad1磷酸化;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稳定表达持续活化型ALK3的HSC-T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Smad1磷酸化显著升高,α-SMA, col1A2表达下调, E-cadherin表达上调.结论 BMP-7信号转导通过增强Samd1的磷酸化而拮抗TGF-β1致纤维化作用,抑制大鼠HSCs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