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中期妊娠经腹减胎术45例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孕中期多胎妊娠经腹减胎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选取45例双、多胎妊娠患者,分别于孕12~24周施行经腹减胎术。应用调查问卷研究围手术期孕妇心理的变化情况。结果:40例成功分娩,5例流产。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有复杂的心理问题,轻度和重度的比例为3∶5。最终心理压力逐渐缓解或消失。结论:多数减胎患者存在重度担心和心理压力,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2.
斑马鱼在药物毒理学评估中应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斑马鱼具有繁殖能力强、繁殖量大、生命周期短、养殖费用低、身体透明等特点。主要从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神经毒性、脾脏毒性和急性毒性6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斑马鱼的多个器官在形态、基因表达及生理特性方面均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毒性物质筛选研究。药物对斑马鱼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心、肝、肾、脾等脏器形态、表型改变并伴有水肿及神经毒性等方面;其毒性机制主要涉及影响器官中细胞凋亡(p53通路)、炎症(NF-κB通路、白介素)或影响该器官功能蛋白、酶或mRNA,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酰胆碱酯酶(AChE)、微球蛋白前体(mbp)和α微管蛋白(αtubulin)等。斑马鱼模型可作为一种评估药物安全性与毒性最为高效、快速、便捷的方法,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多组分多靶点的毒性作用机制,可为药物毒理学中的毒性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总结1例AI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和病理特点,探讨慢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表现与特点.本例42岁发病,以持续性腹痛1 mo伴进行性黄疸2 wk多处就医,均误诊为胰腺癌,经术中快速病检证实为AIP.通过本病例,可以看出AI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时刻保持警惕及活组织病检是诊断AIP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4.
介绍协同护理模式的含义、干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开展协同护理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思考,提出目前我国协同护理的临床应用需加强临床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强临床管理,促进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2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7.54±4.92)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治疗依从性、家庭关怀度、正念水平以及自我感受负是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主观幸福感状况有待改善,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开展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增强患者主观幸福感,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6.
产前诊断是减少先天性缺陷和遗传病胎儿出生的重要医学干预手段,属于侵入性胎儿取材技术。1997年7月~2003年12月,我们共为123例孕妇行经皮脐血管穿刺取血(脐带穿刺)用于产前诊断,现回顾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23例孕妇,年龄25~37岁,孕22~37周。均符合产前诊断指征,其中染  相似文献   
87.
辽宁省城市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辽宁城市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趋势。方法:选取沈阳市体检人群与社区人群(来自辽宁省各城市)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调查2000人,其中体检人群1000人,社区人群1000人。根据MS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被分为超重肥胖组(460人)和正常体重组(1540人),高血糖组(140人)和正常血糖组(1860人),高血压组(399人)和正常血压组(1601人),血脂异常组(486人)和血脂正常组(1514人),比较各分组间MS患病率。结果: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有441例,即人群患病率为22.05%,男性代谢综合征的有263人,患病率为24.15%,女性为178例,患病率为19.53%,男性的显著多于女性(P0.01)。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超重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MS的患病率分别为42.12%和4.13%;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MS患病率分别为49.47%和5.49%;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MS的患病率分别为38.35%和4.41%,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MS患病率分别为43.42%,3.56%。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辽宁城市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男性高于女性;代谢综合征各分组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以超重肥胖人群和高血压人群更甚。  相似文献   
88.
糖尿病微血管病SUMO基因163 A/G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基因163A/G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DM0)组10例,微量白蛋白尿(DM1)组10例,大量白蛋白尿(DM2)组10例]和10例健康对照者(NC)的SUMO基因163A/G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本组实验人群中SUMO基因163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即AA型、GA型和GG型。NC组与T2DM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x2=2.231,P=0.121;x2=0.015,P=0.906);DM组(DM1+DM2)的GA基因型频率高于DM0组(x2=4.454,P=0.038);DM1组与DM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41,P=0.973;x2=0.123,P=0.6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MO基因GA基因型(OR=2.31,P0.05)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结论:SUMO基因GA基因型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800名体检者体检资料,其中T2DM患者360例(20%),再分为NAFLD(T2DM+NAFLD)组(280例)和单纯T2DM(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T2DM主要分布在中青年人群。同时有T2DM和NAFLD者的患者,男性(180例)比女性(80例)明显增加(P0.001),检出高峰在中、老年人群。NAFLD组患者BMI[(27.1±2.1)kg/m2∶(22.9±2.0)kg/m2]、WHR[(1.4±0.1)∶(0.9±0.3)]、FBG[(10.1±2.2)mmol/L∶(8.9±2.3)mmol/L]、总胆固醇[TC,(6.3±1.5)mmol/L∶(5.8±1.6)mmol/L]、ALT[(59.6±33.1U/L)∶(27.4±11.7)U/L]、HOMA-IR[(5.1±1.3)∶(3.4±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NAFLD组患者合并肥胖症(53.1%∶27.9%)、中心性肥胖(80.3%∶44.7%)、高血压(58.9%∶4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OR=2.58,P0.01)、WHR(OR=2.66,P0.01)、BMI(OR=1.28,P0.05)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糖、脂代谢障碍严重,其独立危险因素是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和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90.
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部分病人出现清醒期躁动,给术后管理带来了不便。本文通过对病人的麻醉方式、催醒剂应用情况、术中用药及血氧饱合度(SPO2)等方面的观察,以查明相关因素,为此期护理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ASAⅠ级~Ⅱ级拟施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6岁~70岁,体重40kg~85kg。其中胃大部分切除术3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25例,胰腺癌根治术6例,脾切除术13例。1.2 方法 所有病人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