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1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628篇
医药卫生   1325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748篇
  2012年   1297篇
  2011年   1380篇
  2010年   1133篇
  2009年   962篇
  2008年   1080篇
  2007年   1055篇
  2006年   919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神经根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病理表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神经根撕脱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病理表现,探讨在该条件下运动神经元死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体重200-300g,撕脱右侧臂丛C5-T8神经根,术后动物存活3d、5d、1周后取C5-C8节段脊髓,对冰冻切片行NADPH-d组化、c-jun免疫组化、中性红和HE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形态,计数脊髓前角NOS阳性运动神经元及存活运动神经元数目,以非损伤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为100%,计算百分比。结果:神经根撕脱3d、5d、1周后,损伤侧脊髓前角NOS运动神经元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74%±0.59%、24.83%±6.73%、51.16%±8.67%。神经元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3.00%±4.32%、93.67%±5.27%、89.83%±2.65%;c-Jun从撕脱术后3d就有表达,5d后表达开始减少。运动神经元形态变化不明显。1周时偶见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偏位,但核膜清晰,核仁尚存,染色体固缩。结论:脊神经根撕脱1周内,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NOS表达递增,c-Jun表达递减,运动神经元开始死亡。NO/NOS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损伤后的再生反应,促进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用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对显微细胞图像的自动分析和分类的方法,并针对医学图像分析中的难点,提出了基于归一化彩色空间和RGB,HSV彩色模型的分割方法: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中关于特征向量空间聚类的方法实施真彩色分割.这种方式有效地利用了多维特征空间对于分割目标所提供的信息,使分割的准确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解决了图像分割过程中的单个细胞检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打破树突状细胞耐受的抗肿瘤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监视功能.由于在诱导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DC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但是由于肿瘤细胞对荷瘤宿主免疫系统,尤其是对DC功能的抑制,使以DC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通过调节DC功能,可打破肿瘤对DC的免疫抑制,引导有效的抗肿瘤反应,提高以DC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效果,这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应用rhl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oculture system in vitro,CCs)中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及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方法 采用Stem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细胞(D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ELISA方法检测IFN-7的产生量。结果 在CCs中,rhIL-18诱导出快速肿瘤杀伤效应,这种杀伤效应无抗原特异性、不受MHC限制,DCs和T细胞的存在与否对其无明显影响。在同一培养系统中,肿瘤抗原存在的条件下,96h后,rhIL-18能够诱导并促进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结论 rhIL-18能够在体外培养系统中相继诱导肿瘤快速杀伤效应及肿瘤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和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颈内动脉微量注射NRG-1β(2μg/kg)干预治疗,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胶质细胞AQP-4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NRG-1β治疗组缺血24h,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损伤明显改善,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显著缩小(P<0.05);但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22h、46h和70h组,上述5项指标较相应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RC-1β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胶质细胞AQP-4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和缩小梗死体积,从而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106.
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同时探讨COX-2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6例胃癌中COX-2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分别检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46例胃癌中COX-2表达的阳性率为80.43%(37/46),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P<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MVD和MLD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COX-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的血管和淋巴管形成而参与了胃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特征,并对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分离KP的标本来源、科室来源,整体药敏试验结果,对不同年度、主要科室来源CRKP分离率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7—2020年共分离非重复KP 2 426株,其中1 825株(75.23%)来自下呼吸道,246株(10.14%)来自尿液,164株(6.76%)来自全血。呼吸内科、老年病科和中心ICU分离占比居前三位,共分离924株(38.09%)。所有分离株对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4.36%、20.02%、7.79%和2.31%。共分离CRKP 500株,2017—2020年分离出CRKP比率分别为23.34%、25.30%、18.52%和13.94%,中心ICU和烧伤创伤整形外科分离出CRKP比率高达61.82%和59.26%。2017—2020年各年度CRKP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9.64%、30.36%、31.75%、23.19%,对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7.30%、7.74%、6.35%和8.70%,CRKP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为高度耐药。 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KP主要来自老年和重症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统和血流感染,耐药情况比较严峻。近两年CRKP分离率呈现下降趋势,有待进一步观察。临床应重视CRKP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院感科应加强对多重耐药KP和抗菌药物的管控,预防院内感染并对CRKP的院内获得性传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丽水市2016-2019年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6-2019年分娩的934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6-2019年妇幼保健院共分娩活产19 535例胎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934例,发生率为4.78%;2016-2019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 0.019,P=0.89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 早产(OR=46.283,95%CI:38.408~56.773)、双胎(OR=7.023,95%CI:5.347~9.223)、女婴(OR=1.549,95%CI:1.304~1.841)、妊娠高血压(OR=4.945,95%CI:3.262~7.498)、胎膜早破(OR=1.305,95%CI:1.053~1.618)、胎儿窘迫(OR=2.103,95%CI:1.515~2.919)、胎盘早剥(OR=1.651,95%CI:1.152~2.366)、农村户籍(OR=1.274,95%CI:1.014~1.601)是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丽水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注重加强农村户籍、妊娠合并高血压和双胎孕妇的围生期管理,避免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的发生,从而减少低出生体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间江西省居民食物消费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的整群抽样的方法,2010—2012年和2018—2019年分别抽取调查对象1 967人和1 130人。采用非连续的3天24小时回顾询问法、称重法收集和食物频率法对居民开展膳食调查,利用t检验对2010—2012年和2018—2019年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间江西省城乡居民谷薯类食物消费量总体呈下降趋势(t = - 14.816,P<0.001),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由469.2 g降至398.3 g,但城市却呈上升趋势。蔬菜(t = - 22.258,P<0.001)和水果(t = - 11.105,P<0.001)消费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由316.5 g和66.9 g降至240.5 g和48.0 g,但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呈上升趋势。禽畜肉类(t = 6.591,P<0.001)、水产品(t = 12.531,P<0.001)、蛋类(t = 13.944,P<0.001)、奶类(t = 5.071,P<0.001)和大豆及坚果类(t = 17.880,P<0.001)呈上升趋势,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由97.6 g、24.0 g、18.1 g、19.5 g和16.6 g增至111.7 g、43.0 g、27.9 g、26.3 g和40.4 g,其中城市禽畜肉和奶类增幅都明显高于农村。油脂类(t = - 18.444,P<0.001)和食盐(t = - 40.029,P<0.001)消费量都呈下降趋势,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由43.8 g和9.1 g降至31.1 g和7.8 g,其中城市油脂类降幅高于农村。结论 江西省居民食物消费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合理,蔬菜水果、奶类摄入不足,而禽畜肉、油脂类和食盐过高,导致膳食纤维和钙的摄入不足,而脂肪摄入过多。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MS)快速鉴定痛泻要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5%~15%B;4~10 min,15%~25%B;10~15 min,25%~60%B;15~20 min,60%~90%B;20~25 min,90%~100%B;25~27 min,100%B;27~30 min,100%~5%B;30~32 min,5%B),流速0.3 m L·min-1,进样量3μL,柱温3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100~1 250,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MS、MS/MS数据。结合对照品、数据库和文献信息,运用Trace Finder 4.1和Xcalibur 2.1软件对痛泻要方水煎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痛泻要方水煎液中共鉴定出90个化合物,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