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孙彬蓉  徐丹凤  罗晓菊  余孛  刘丹 《全科护理》2016,(13):1343-1344
[目的]探讨爱婴医院复核工作的开展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240例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按2014年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6例为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前(2014年1月—2014年6月),观察组124例为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后(2014年7月—2014年12月)。比较两组产妇喂养方式。[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62.1%,高于对照组的31.9%(P0.05)。[结论]认真落实爱婴医院复核标准,加强产儿科合作,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有效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31例第二产程延长产妇,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成3组:自然分娩组、阴道助产组和剖宫产组,比较3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并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中第二产程延长原因.结果 在131例孕妇中,自然分娩79例(60.3%),阴道助产24例(18.3%),剖宫产28例(21.4%).3种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延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F=4.9,P>0.05),产后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x2=0.6,P>0.05),新生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F=0.5,P>0.05),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9.1,P >0.05).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中,阴道分娩组(自然分娩组和阴道助产组)第二产程延长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而剖宫产组主要原因为胎位异常和胎头下降停滞,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1、18.9、43.1,均P<0.05),而导致第二产程延长原因中的巨大儿、胎儿窘迫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3.7,均P>0.05).结论 第二产程延长不是阴道助产或剖宫产指征,对母婴预后无不良影响,不可机械遵守第二产程时限,以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23.
四川省自然分娩服务方式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然分娩助产服务现状,为改善助产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产科服务机构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其目前的临床服务方式,以世界卫生组织正常分娩实践指南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目前临床助产服务机构在A类临床实践行为(应予鼓励和有益的方式)使用率不足50%,二甲以上医院较下级医院执行程度好。在A类方法中,“有温馨一体化产房”“有分娩支持的工具分娩球步行车”“有淋浴设施”在不同级别的机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666、8.337、16.132,均P<0.05),而“有饮食支持”“医院提供饮食”“产房有产妇专用座椅”“允许家属陪伴及全程陪护”在不同级别的机构中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83、3.820、2.234、1.483,均P>0.05);B类临床实践行为(应该淘汰的明显有害或无效的方法)仍在惯性沿用达50%~100%,90%以上的医院采取仰卧位接生体位(χ2=1.105,P>0.05),大多数医院仍然沿用传统的直肠检查宫口、常规剔除阴毛、常规静脉输液等产程方法,各级医院间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553、6.999、1.560、5.120,均P>0.05);C类是建议应谨慎使用,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法,除二甲以上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执行较合理(χ2=16.868,P<0.05),而产程中的人为干预措施高“第一产程常规早期人工破膜”“第二产程宫底加腹压”“产后常规使用缩宫素”等各级别医院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69、3.476、6.132均P>0.05);在D类(常用的但不适当的)方法中,除外有“有温馨一体化产房”设备的医院,其它医院均是将产妇不断转移至不同的房间待产、分娩、产后观察;级别高的医院会阴侧切率,胎膜早破者常规平卧位使用率均低于级别低的医院,而临产后全程胎心监测在级别高的医院使用率高于级别低的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529;χ2值分别为13.666、37.425,均P<0.05)。结论要加强助产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产科服务新理念,促使自然正常分娩;做好逐层培训,建立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24.
骨髓输液在对急危重症患儿抢救中可迅速、有效地建立液体通路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作为一种急救手段,逐渐受到重视.该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骨髓输液在儿科急危重症中的应用进展,以推进对该项技术的认识,并促进其在医疗机构救治急危重患儿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实验室快速的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抗体诊断能够及时指导临床明确病原,较早地采取抗病原治疗.本文采用美国Chemicon公司生产并由WHO认可的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试剂盒对3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包括RSV在内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RSV特异性抗体,将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且分析RSV感染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早产儿干血斑中氨基酸含量的切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地区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IMD)筛查的新生儿临床数据。根据胎龄分为2组:早产儿组2 264例(男1 312例,女952例),足月儿组53 275例(男28 269例,女25 006例) ,干血斑中氨基酸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保护的客观指标.[方法]观察170例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评估会阴弹性、产妇的配合度,测量会阴体长度,对保护会阴成功80例与会阴侧切组90例进行比较.[结果]会阴保护组与会阴侧切组比较,产妇会阴弹性、会阴体长度、配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分娩会阴保持指标的建立,可以在产前指导会阴保护方式,避免盲目的会阴侧切术.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病毒病原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病毒病原学诊断依据。 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取其鼻咽分泌物做免疫荧光检测筛查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流感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52份标本中,阳性标本409份,占3888%。其中RSV阳性标本360份,占总阳性标本例数的8802%,副流感病毒Ⅲ37份占905%;RSV发病高峰时期在12月至次年2月和7、8月两个时期;RSV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男女发病比例为224∶1。 结论2003~2005年重庆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体仍以RSV为主。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口服ATP、肌苷、辅酶Q10、维生素C及中药生脉解毒通络汤治疗,对照组50例在口服治疗组西药的基础上辅以抗感染、抗心律失常及对症治疗,均治疗3周,观察其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和行为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5年7~8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初次就诊的70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宫颈癌筛查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就诊孕妇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59%,宫颈检查率为60.71%,宫颈筛查率为56.14%。影响宫颈癌筛查和认知水平的因素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户籍地、收入及常住地。文化程度和收入越高,宫颈癌筛查和认知水平越好。结论应加强对35岁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非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非城市户籍的孕妇宫颈癌筛查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知晓率,促进孕妇接受宫颈检查及宫颈癌筛查的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