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8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医药卫生   633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背景细胞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明确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细胞自噬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LC3Ⅱ)水平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水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2017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合并糖尿病的心脏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冠状动脉、瓣膜及血管病变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C3Ⅱ及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术后24 h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LC3Ⅱ水平与围术期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IL-6、IL-8、LDH、cTnT、CK-M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LC3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LC3Ⅱ、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LDH、cTnT、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C3Ⅱ水平与围术期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IL-6(r=0.955)、IL-8(r=0.962)、LDH(r=0.981)、cTnT(r=0.964)、CK-MB(r=0.969)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LC3Ⅱ水平较高,且LC3Ⅱ水平与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2.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年来,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的临床应用受到广泛研究。我院引进日本产 PLASAUTO-IQ 中间型人工肝支持系统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59例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为2001年9月-2002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西安)修订的标准诊断。随机分人工肝治疗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9~72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措施后,贵州省儿童甲状腺肿(甲肿)及其消长规律。方法 2001年4月采用点面结合的“典型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儿童的甲状腺肿情况,2003年10月采用群体追踪调查的方法,对2001年调查的同一人群开展甲肿消长情况的流行病学现况追踪调查。结果 2003年共有效追踪调查了1702名学生。其中在240例原检出Ⅰ度甲肿的学生中,139例转变为正常,转变率57.92%。15例转变Ⅱ度,转变率为6.25%。86例未改变,占35.83%。在28例原检出Ⅱ度甲肿的学生中,7例转为正常,2例转为I度,总体转变率42.86%。在追踪调查的1434名正常学生中,新发甲肿率为6.69%。结论 贵州省8~10岁儿童甲肿率逐年下降,但降幅非常缓慢,儿童甲肿多数会随时间推移自行减轻或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会加重。  相似文献   
124.
风岗县河坝乡外环境缺碘,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区,经过多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的综合防治措施,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2000年碘缺乏病阶段评估中达到基本消除。为全面了解该县碘缺乏病流行现状,我们于2003年9月对该县进行碘缺乏病流行情况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治疗中晚期肿瘤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2月该院125I粒子植入治疗6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按照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的肿瘤周边剂量分为2组:A组(80 Gy),B组(120 Gy)。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起始时间及疼痛缓解期。结果术后疼痛缓解率(CR+PR)92.4%。A组(80 Gy)31例中:疼痛缓解率87.9%,疼痛缓解起效时间(6.16±2.63)d,疼痛缓解期(6.45±4.16)月;B 组(120 Gy)35例中:疼痛缓解率94.7%,疼痛缓解起效时间(3.40±1.75)d,疼痛缓解期(6.68±3.93)月。两组比较:疼痛缓解率χ2=12.72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缓解起效时间t=6.534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缓解期t=0.2346,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治疗中晚期肿瘤疼痛疗效确切,其作用与肿瘤周边剂量有关,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颅内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接受颅内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专项调查与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165例,发生术后感染1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0%,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年龄>55岁、插管和手术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15 d以上构成颅内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外科住院接受颅内手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危险因素明确,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以单面中刻痕的缬沙坦片为例对刻痕片进行药学研究。方法 对缬沙坦刻痕片分割的方法及损失量进行考察,并研究分割后的释放行为和脆碎度。结果 单面中刻痕的缬沙坦片利于分割,且分割后损失量<0.16%,单半片释放行为与整片相似,脆碎度考察后能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单面中刻痕的缬沙坦片可以被均匀的分割,能正常释放,有利于临床的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128.
针对黄土高原枣园普遍盛行传统清耕制,将生草及覆盖技术引入枣园生产中,于2011—2013年采用人工土槽模拟研究方法,探讨不同生草和覆盖措施对枣树地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与枣树枝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各处理土壤水分蓄持能力及比水容量均按枣树枝半覆盖+白三叶生草、枣树枝全覆盖、白三叶生草覆盖和清耕处理依次递减,处理间的差异在高吸力阶段更为明显;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与覆盖处理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均有提高,枣树枝半覆盖+白三叶生草处理增加最为明显,分别增加9%、20%、33%。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多种抗原联合检测在脑膜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脑膜癌病患者为脑膜癌组,30例非脑膜癌病患者为非脑膜癌组;2组均行脑脊液常规细胞学检查,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7、CK20单一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联合抗原(CEA/EMA/CK7/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不同抗原诊断脑膜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脑膜癌组41例脑脊液常规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非脑膜癌组30例未发现肿瘤细胞;以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为脑膜癌病诊断金标准,联合CEA、EMA、CK7、CK20抗原诊断脑膜癌病的阳性率(92.68%)高于单纯CEA(73.17%)、EMA(78.05%)、CK7(85.37%)、CK20(9.76%)诊断(P0.05),单一抗原及联合抗原诊断脑膜癌病的特异性均为100%。结论与单一抗原检测比较,联合多种抗原检测可提高脑膜癌病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基因-449G/C多态性检测及其与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5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249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DDAH2基因-449G/C多态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的血浆ADMA浓度。结果研究组患者DDAH2基因-449G/C位点中的G等位基因及G/C基因型频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DDAH2基因-449G/C多肽携带者的血浆ADMA浓度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血浆ADMA浓度较对照组高(P0.05);根据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PG)可能是影响血浆ADMA浓度的危险因素(P0.05),血浆ADMA浓度、DDAH2基因-449G/C多态性检测是造成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AH2基因-449G/C多态性可能是造成遗传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DDAH2基因-449G/C多态性患者及T2DM患者的血浆ADMA浓度较高,可能与FPG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