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37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1岁以内占59.5%,2岁以内占67.5%,提示婴幼儿发病率高;2.其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密切相关性;3.血小板抗体灵敏度:PAIgG〉PAIgM〉PAIgA;4.骨髓检查结果巨核细胞成熟障碍;5.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是急性期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结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婴幼儿发病多见:发病存在多种因素,病毒感染多见;急性期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丙种球蛋白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对近7年来9例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自身免疫性的内分泌疾病患儿可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生多个内分泌腺体受累,甚或其他非内分泌腺体疾病.结论 在诊断治疗内分泌疾病时,如为自身免疫性的内分泌疾病,需同时检查其他内分泌腺体(包括非内分泌腺体)功能、自身抗体等,并长期随诊,如受累,需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体外过敏原与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77例、婴幼儿哮喘81例、支气管肺炎72例纳入本次研究.应用Pharmacia UniCAP免疫检测分析仪,进行血吸入过敏原、食人过敏原筛查和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同时检测血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患儿镇静后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主要测定参数为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毛支组)与哮喘组吸人过敏原、食入过敏原阳性率、总IgE均高于肺炎组;毛支组VT值、TPTEF/TE值、VPTEF/VE值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毛支组血ECP水平低于哮喘组,与肺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毛支组血ECP与TPTEF/TE、VPTEF/VE无相关;毛支组吸入过敏原检测阳性14例,该14例患儿的血ECP水平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血ECP与TPTEF/TE、与VPTEF/VE呈负相关.结论 通过检测血过敏原、ECP、肺功能,有助于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变化及肺部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主要由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胺、白三烯、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哮喘急性发作会促使气道严重阻塞,引发胸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重者甚至引发昏迷、嗜睡等症状。近几年,我国小儿哮喘发病率占0.5%~2%,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给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目前,临床通常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及糖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方位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潘剑蓉  李羚 《现代预防医学》2020,(17):3121-3124
目的 了解无锡市3~14岁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及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无锡市各区对3858名3~14岁儿童进行食物过敏问卷调查,获取食物过敏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比较分析无锡食物过敏患儿的病史、实验室检查诊断特点。结果 无锡地区3~14岁儿童食物过敏自我报告率6.53%。调查在常见食物过敏原中自我报告率以鱼虾最高,其值是2.85%;而过敏原SIgE检测阳性率以牛奶及奶制品最高,其值是1.61%。在我们调查共发现常见过敏原食物自我报告和相应的SIgE值x2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是牛奶和奶制品452.7767、鸡蛋701.1511、鱼虾331.9857、花生390.5119、坚果497.9674、小麦126.9695、豆类或豆制品152.7221、水果154.551、蔬菜191.5006,P均<0.05)。检测到食物SIgE阳性与自我报告相符率中最高的是水果和蔬菜,其值是50%。结论 无锡地区儿童食物过敏自我报告率6.53%,本地区自我报告食物过敏物质以鱼虾多见,而食物过敏原SIgE以牛奶及奶制品多见。检测到的食物SIgE阳性与自我报告相符的以水果和蔬菜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维生素AD滴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组加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联合组在糖皮质激素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免疫功能、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随访1年,记录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糖皮质激素组脱落3例,最终入组43例。联合组退热、憋喘消失、止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两组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CD3+、CD4+、CD4+/CD8+  相似文献   
18.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累积多器官、系统的疾病[1].随着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不断升高,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2].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8-01-2011-12收治的3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体外过敏原与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组)86例、婴幼儿哮喘(哮喘组)81例、支气管肺炎(肺炎组)72例纳入本次研究。应用瑞典Pharmacia UniCAP免疫检测分析仪,进行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筛查,同时检测尘螨特异性IgE、血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患儿镇静后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主要测定参数为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喘支组与哮喘组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和总IgE水平均高于肺炎组;喘支组VT值、TPTEF/TE值、VPTEF/VE值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ECP水平哮喘组大于喘支组大于肺炎组,哮喘组和喘支组血ECP与TPTEF/TE、VPTEF/VE均呈负相关。结论:通过检测过敏原、ECP和肺功能,有助于了解喘息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变化及肺部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基于Kano模型的护理流程改进对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基于Kano模型自行设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于2017年7月对收治于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的222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结合Kano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梳理出患儿家属的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改进。改进措施实施1个月后,于2017年9月对116例患儿的227名家属进行调查。对比护理流程改进前后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变化。结果护理流程改进措施实施后,患儿家属对治疗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及健康宣教的评分均高于改进前,护患纠纷及投诉率均明显降低(P0.05);改进后,家属满意度也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基于Kano模型的护理流程改进可有效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