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医药卫生   8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喉癌和喉咽癌发生重复癌的情况.方法 收集1985~2004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n=239)和喉咽癌(n=55)患者的病史资料,294例中发生重复癌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喉癌中发生重复癌29例(12.13%),喉咽癌中重复癌14例(25.45%),喉癌与喉咽癌患者重复癌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2).该组重复癌病例属同时性33例,异时性10例;发生主要部位在食道的有20例(46.51%)、甲状腺和肺部各7例(16.28%)和肺部(n=7,16.28%).喉癌患者中发生与未发生重复癌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2).重复癌接受治疗与放弃治疗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6).结论 头颈部是重复癌的高发部位,早期诊断和及时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保全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和缺损一期修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0年5月~2007年3月收治下咽癌患者39例,其中梨状窝癌27例,环后区癌8例,后壁区癌4例.以简便易行且损伤小为原则,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分别应用局部缝合、舌骨下肌群皮瓣、胸大肌皮瓣、胃代食道等对缺损进行一期修复.结果 胸舌骨肌肌筋膜瓣修补患侧喉梨状窝13例、咽后壁1例及咽舌根4例;环后、食道切除胃上提修复咽、食道7例;咽局部缝合5例;胸大肌皮瓣修补3例;替尔皮片修补4例,胸锁乳突肌皮瓣修补2例.患者在生存期内均获随访,约半数患者术后有轻度误咽,适应训练后好转;2例患者有误吸.所有患者喉功能均恢复,其中21例患者拔除套管后呼吸及发音功能正常,18例带套管呼吸.术后1 a内死亡14例;术后存活>3 a有13例, >5 a有5例.颈部复发或颈淋巴转移再手术13例,最多手术次数6次;本组患者3 a生存率43.3%(13/30),5 a生存率37.5%(3/8).结论 根据下咽癌的不同部位和分期,选择保留喉功能的肿瘤切除术及咽、喉及颈段食管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可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5-羟色胺释放剂芬氟拉明加强针刺镇痛前后大鼠脑内中央灰质(PAG)腹侧部单胺类递质的变化。方法:运用微透析及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结果:电针后Nor的释放减少,而5-HT,5-HIAA和DA,HVA在AG部位含量升高(P<0.05,vs NS组)。当芬氟拉明合用电针时,5-HT,5-HIAA含量进一步升高,但Nor,DA及其代谢产物却无明显变化(P<0.05 vs NS EA组)。结论:电针能促进DA和5-HT释放但抑制Nor释放。芬氟拉明合用电针能进一步加强5-HT的释放。芬氟拉明加强针刺镇痛可能与进一步激活5-羟色胺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64.
突发性聋100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聋是指发生于瞬间,或不超过48小时,耳聋即达高峰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对其发病机理说法不一,治疗方法颇多,有用血管扩张药,激素,低分子右旋糖研,也用泛影葡胺,抗凝剂及维生素A、B、E等的;也有用微波,针刺治疗,高压氧舱。治疗效果各家报告不一,本文收集了1989年至1997年我院突发性聋IQO例的临床资料,并作了总结分析。1一股资料1.且突聋的年龄、性别分布,见表1。从表1可见突发性聋100例中,男68例,女32例,男女之比为2:l,这与文献所报告女多男少正相反,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1.2本组突发性聋左侧42例…  相似文献   
65.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医院院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采用加强基础护理,重视无菌技术,重视监测制度,重视环境保护等措施来干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结果:医院感染率由原来的6.54%降低到1.68%,巩固了等级医院的成果。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于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揭示PD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实验结果:缺氧培养时内皮细胞胞浆VEGF水平上升;不同剂量的PDGF在常规或缺氧培养条件下均能增加内皮细胞VEGF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我们PDGF可能通过直接促血管形成生长因子的介导作用间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于培养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摘要)@夏豪@李庚山@尹丽娅@李晓艳@王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EMT)过程中相关靶蛋白的表达变化。 方法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TGF-β1刺激组和对照组 NRK52E细胞总蛋白进行分离。两组间差异蛋白点用质谱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并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进一步检测验证。 结果 鉴定出22个差异蛋白,包括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参与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的酶类、与蛋白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细胞因子及其他蛋白等。应用RT-PCR验证了转胶蛋白(transgelin)、ATP合成酶α亚型、苹果酸脱氢酶、丝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泛素结合酶9(Ubc9)和表皮生长因子8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与2-DE结果一致。用Western 印迹验证了transgelin、ATP 合成酶α亚型两种蛋白的表达差异,亦与2-DE结果一致。 结论 TGF-β1刺激NRK52E细胞EMT发生过程中可诱导包括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与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代谢酶类及细胞因子等多种蛋白表达变化。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EMT的具体分子机制及阐明肾脏疾病慢性进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68.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69.
针刺双侧肢体治疗偏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偏瘫发现:针刺单侧肢体(患侧)与针刺双侧肢体疗效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系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45~65岁;男39例,女21例;其中脑出血者6例,脑梗塞者54例。针刺双侧肢体为治疗组,针刺单侧(患侧)肢体为对照组。治疗方法:针刺双侧肢体,其中上肢以手三里、合谷为主穴,配以肩髃、曲池、外关、后溪等穴;下肢以足三里、解溪为主穴,配以环跳、风市、丰隆、昆仑、阳陵泉  相似文献   
70.
Ⅱ 卵母细胞的电生理实验方法1 双微电极电压钳制法 (twoelectrodevoltage clamp ,TEV)是卵母细胞电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实际工作中也可用来筛选电流表达较好的卵母细胞进行cut open及macro patch实验。1.1 基本原理 TEV需用两个电极插入细胞内 ,一个用于电位的钳制 ,一个用于通道电流的记录。参见图 1。图 1 双微电极电压钳制法电路模式图1.2 仪器、设备 多家公司提供双微电极电压钳制所需的放大器。以DAGAN公司为例 ,有CA - 1B ,TEV - 2 0 0A ,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