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认知发育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2013年3月随机抽取日照市城区和乡镇医院各一个点作为项目点, 共抽取2~30个月婴幼儿118名。以问卷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同时采用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婴幼儿进行认知发育评估。结果 婴幼儿平均年龄(12.52±7.94)个月, 男婴占55.9%, 城市比例为47.5%。智力发育商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 MDI)为109.97±16.88, 运动发育商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 PDI)为108.18±13.76。婴幼儿年龄、城乡、家庭其他成员和婴幼儿交流时间, 母亲受教育程度对MDI有显著预测作用;对PDI有显著预测作用的有城乡、出生体重、母亲受教育程度。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诸如母亲受教育程度、城乡、亲子交流时间尤其是家庭其他成员与儿童交流时间对婴幼儿认知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对母亲低学历家庭、农村婴幼儿的关注和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母子交流时间对婴幼儿认知发育影响,为科学育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江苏省淮安市城区和乡镇医院各一个点作为项目点,随机抽取2~30个月婴幼儿共140名。家长填写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专业人员采用《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儿童进行认知发育评估。结果 入组儿童平均年龄(12.52±7.78)月龄;男童占52.9%;城区婴幼儿占74.6%;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为104.16±13.036,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为 103.34±11.431。城市与乡镇婴幼儿的MDI无统计学差异(103.27±13.81 vs 106.20±9.95,F=3.36,P=0.250),城市婴幼儿PDI为101.92±12.01,显著低于乡镇婴幼儿PDI 106.51±8.09(F=7.31,P=0.013)。父亲文化程度不同,儿童的MDI存在差异(F=2.71,P=0.047)。城乡差异、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等因素对母子交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母子交流时间越多,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越高(F=3.28,P=0.023),且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控制儿童年龄、性别、父亲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后,母子交流仍是婴幼儿MD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母子交流时间对婴幼儿认知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指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上海青春前期儿童睡眠时间与体脂指标的相关性,为改善儿童睡眠质量与肥胖的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1 588名进行社会经济状况、睡眠问卷调查以及体格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皮下脂肪等,并进一步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BMI和腰围的Z值,腰围/身高比和体脂百分比。被选儿童中,男童的比例为52.08%(827名),年龄(10.82±0.39)(9.42~14.08)岁。 【结果】 肥胖的发生率为11.9% (男生15.0%,女生 8.5%,P<0.001)。在校正了肥胖的高危因素后,与睡眠时间≥10 h的儿童相比,睡眠时间不足9 h的儿童有显著较高的BMI、BMI Z值,腰围,腰围Z值,腰围/身高比及体脂百分比(P<0.05)。 【结论】 青春前期儿童睡眠时间不足与体脂指标显著相关。采取措施改善儿童的睡眠状况可能有助于遏止肥胖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4~6月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抽取11所幼儿园,幼儿园所有的儿童及其父母纳入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 4.0)评估儿童个人基本信息及生活质量。结果 入组儿童共1789名,男生和秋冬季节出生的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发生率较高(P<0.05)。与非过敏性鼻炎患儿相比,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总体生活质量较低(P <0.01)。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中,合并哮喘患儿的总体生活质量低于不合并哮喘患儿(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降低儿童生活质量,合并哮喘进一步降低过敏性鼻炎患儿生活质量,医务人员应加强共同诊疗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语言发育与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性,为儿童语言促进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10-11月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招募语言发育异常儿童80名,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匹配选择对照组。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和Dream语言标准化测试评估3~8岁儿童的行为和语言。结果 1)存在语言问题的儿童在Dream语言标准化测试结果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2)语言问题的儿童存在更多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等问题(P<0.05)。3)儿童整体语言状况越好,其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得分就越低即行为问题就越少,而语言状况与心身障碍、焦虑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儿童语言状况和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相关性,发育行为儿科临床上既需关注语言问题儿童的行为表现,也需关注行为问题儿童可能存在的语言发育问题,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2249名。使用自编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各维度得分用学业成绩指数表示,学业成绩指数越低,学业表现越好)和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CSHQ总评分>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对学业成绩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特点。结果:女生的学业成绩各项指数均低于男生。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由家长汇报的睡眠时间<9h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高于睡眠时间9~10h、>10h者(P<0.05),CSHQ总评分≤41分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低于儿童睡眠习惯问卷总评分>41分者。结论:睡眠时间短以及睡眠质量差的学龄儿童在学业表现上差于睡眠时间长、睡眠质量好者;家长及教师应更加关注儿童的睡眠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影响婴幼儿夜醒的环境因素,探讨婴幼儿夜醒与认知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义乌市城区和乡镇各1个点作为项目点,共抽取2~30个月婴幼儿116名。以问卷形式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出生及家庭社会经济的相关情况;采用简易婴儿睡眠问卷(BISQ)收集儿童夜醒次数及时间等相关睡眠情况;同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婴幼儿认知发育评估。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2.99±8.55)月(2~30个月),男孩占50.86%(59/116)。1岁婴儿,偶尔夜醒仅占5.26%,夜醒1次占29.82%,夜醒多次占64.91%;≥1岁幼儿则分别为32.20%、45.76%和22.03%。1岁婴儿和≥1岁幼儿夜醒次数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岁婴儿平均夜醒时间为(0.49±0.31)h,≥1岁幼儿为(0.31±0.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5,P0.001)。≥1岁幼儿随着夜醒次数增加,智力发育指数(MD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P=0.024);夜醒时间与MDI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35)。1岁婴儿的夜醒次数和夜醒时间与MDI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实夜醒次数及时间是≥1岁幼儿MD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持续夜醒婴幼儿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临床表现各异,但同时合并睡眠障碍的比例非常高,且发生率、严重度、病程、治疗难度及复发率各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发育儿童。此外,睡眠紊乱对这些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在认知、情绪、社会发展和行为表现等多领域的损害也更为显著,甚至会严重影响家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但是,一直以来,儿科临床人员对睡眠障碍的认识相对较少,也缺乏睡眠评估和诊治的能力。因此,从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合并睡眠障碍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开始,介绍其相应的临床症状、评估手段以及干预办法,以期帮助儿科临床人员在诊治神经发育障碍儿童过程中,提高其对睡眠症状的评估及干预水平,通过改善睡眠提升此类患儿的白天功能水平、康复治疗效果以及家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第5版(DSM-5)在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上的异同,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3月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多动症门诊就诊的所有疑似ADHD儿童.所有儿童均采用DSM-Ⅳ和DSM-5两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根据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青少年身高偏矮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6个行政区共12所初中和12所高中2 32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由青少年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家长填写人口学资料,学校提供青少年体检的身高资料。结果 有效样本为2 312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4.89±2.07)岁,男生1 199名(51.6%)。身高偏矮(身高10)青少年共145名(6.27%),总体及各年龄组DASS总分、抑郁、焦虑及压力分量表得分与身高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0.24、0.49、0.50,P>0.05)。控制人口学因素后,身高偏矮对负性情绪无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青少年身高偏矮与负性情绪无显著相关,其负性情绪等心理社会问题成因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