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5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骨折发病率还在不断提高。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的增多,中青年人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并发症和死亡率高。随着内固定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国内外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趋向于手术治疗。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采用DHS/DCS在无C臂透视条件下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18例,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益气引水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10在我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中西医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引水消肿方,所有患者根据病情行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治疗后6mo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中黄斑荧光渗漏情况和黄斑水肿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BCVA(LogMAR)为0.92±0.26,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58±0.18、0.60±0.27、0.62±0.28,中西医组治疗前BCVA(LogMAR)为0.94±0.31,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56±0.20、0.50±0.25、0.51±0.21;对照组治疗前CMT为461.62±84.26μm,治疗后1、3、6mo CMT为299.92±43.18、290.60±39.36、311.10±42.78μm,中西医组治疗前CMT为455.74±83.89μm,治疗后1、3、6mo CMT分别为288.96±40.20、265.86±32.55、270.38±31.60μm,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CVA和CMT均有所改善(P<0.05)。在治疗后1mo中西医组与对照组比较BCVA和CMT无差异(t=0.539、0.739,P>0.05),在治疗后3、6mo中西医组BCVA和CMT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t治疗后3mo=2.891、2.992,P治疗后3mo=0.004、0.021;t治疗后6mo=3.733、3.643,P治疗后6mo<0.01、0.005),在治疗后6mo中西医组黄斑水肿复发率更低(χ=4.344,P<0.05)。结论:益气引水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治疗DME可以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水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53.
本文报道对79例老年高指血症患者采用脉康冲剂治疗,并与多稀康胶丸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脉康冲剂降TC,TG及动脉硬化指数的临床疗效明优于对照组(P<0.05)。作者从病机和病理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4.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7岁,因“左眼渐进性视力下降4年余”于2003年3月17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发现右眼视物不见伴左眼视力下降,当时左眼有外斜,无畏光流泪,无头痛及恶心、呕吐。曾疑诊左眼Coat’s病,给予眼底视网膜激光治疗,无明显改善。该患者系足月顺产。其父亲及其弟弟均有此病。  相似文献   
55.
唐建明  吴建中  周毅 《西部医学》2010,22(7):1300-1301,13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和MPR,并根据Schatzker分类法对骨折类型进行分类。结果 60例患者经CT扫描三维重建和MPR,发现有Ⅰ型单纯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患者8例,Ⅱ型劈裂加塌陷骨折患者12例,Ⅲ型单纯中央塌陷骨折患者7例,Ⅳ型内侧平台骨折患者28例,Ⅴ型内外髁骨折患者4例,Ⅵ型胫骨平台和胫骨上1/3联合骨折患者1例,其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平片,且术中所见的骨折分型均与MPR的重建图像分型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因其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立体等优点,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及联合西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有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于中药足浴 西药、中药足浴、西药治疗,20 d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下肢动脉斑块大小、血管内径、中—内膜厚度、血流速度、血脂水平和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中药足浴 西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足浴组和西药组,中药足浴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和踝肱指数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药足浴配合西药能有效防止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性激素、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POP患者,将其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非肾虚(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每半年进行1次辨证分型、骨密度和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测定。结果:POP症状表现出现最多的是腰膝酸痛(63.3%),其次为脱发齿摇(57.8%),耳鸣或耳聋(54.7%);证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密度随非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其中肾阳虚较非肾虚和肾气虚显著下降(P<0.05);性激素T、T/E2水平随非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降低,其中肾阴虚、肾阳虚较非肾虚显著降低(P<0.05),而E2水平则随之增高。结论:POP证型以肾虚为主。  相似文献   
58.
桃核承气汤证证治规律的研究:古今医案200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建明  简丁山 《河南中医》1995,15(4):208-210
本文对历史应用桃核承气汤方的医案200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认识其证治规律:桃核承气汤证男女均可发生,以女性居多,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居多;发病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太阳病不解,外感六淫、虫毒戾气、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七情不遂、外伤术后、药食中毒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瘀热互结下焦;辨证时则应注意瘀、热见症,而少腹急结和舌脉反映乃辨证之关键。此外还对本方的临床运用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21例160眼,分为正常对照组40例50眼和糖尿病组81例110眼,其中糖尿病组分为低HbA1 c组( HbA1 c≤7.0%)和高HbA1 c组( HbA1 c>7.0%)。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于白内障摘除术前、术后1 mo进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总容积的检查。分析 HbA1 c值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白内障术前、术后1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的厚。低 HbA1 c 组与高 HbA1 c 组术前、术后1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总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HbA1 c组术前、术后1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比正常组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A1c 与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r=0.254,P<0.01)、术前黄斑区容积(r=0.276,P<0.01)、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r=0.349,P<0.01)、术后黄斑总容积呈正相关(r=0.286,P<0.01)。结论:HbA1 c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术前HbA1 c高于7.0%的白内障患者,应积极随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时干预,保护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口服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后黄斑区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10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50眼)术后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治疗,治疗组42例(50眼)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术后化瘀明目饮口服4周。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眼压、眼底检查,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区总容积。结果 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3、2.610,均为P<0.01)。治疗组术后BCVA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Z=-2.074、-2.587、-2.264,均为P<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容积均较术前增加(均为P<0.05),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3,P<0.05;t=-2.992,P<0.01),治疗组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有3眼(6%)出现黄斑水肿,对照组术后1个月有9眼(18%)出现黄斑水肿,两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明目饮可防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有效降低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