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正脓毒症是感染诱发的全身严重炎症反应。脓毒症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每年脓毒症死亡的人数和急性心肌梗死相同,估计占住院患者病死率的30%~([1])。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早期主要表现为大量炎症细胞激活和促炎介质释放,随后机体由于炎症介质的耗竭及免疫细胞的凋亡而进入免疫抑制状态~([2])。目前针对脓毒症的治疗仍以控制感染、液体复苏及生命支持为主,尚缺乏调控炎症反应的有效手段。最早人们试图通过抑制  相似文献   
22.
目的:高氧肺损伤是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最常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肺中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发生的作用。本研究动态观察高氧暴露对新生鼠肺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BPD的发生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出生后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均n=30)。高氧组在生后12h内开始,予以持续吸入95%氧气。分别于生后1、2、3、7、14、21d各处死5只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mRNA表达。结果以切片视野灰度值表示,值越高说明蛋白或mRNA表达越少。结果:新生鼠高氧暴露7d后肺泡间隔减少,肺微血管发育异常,间质纤维化,且病变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而加重。高氧组大鼠第3,7天时肺组织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空气对照组(81.9±0.8vs80.8±1.0,82.8±1.2vs79.2±1.6,均P<0.01)。VEGFmRNA表达亦显著减少(89.5±1.1vs88.0±1.0,91.1±1.5vs87.7±1.7,均P<0.001)。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VEGF蛋白和mRNA进行性降低,在高氧暴露14、21d时几乎检测不到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高氧暴露抑制新生鼠肺VEGF的表达,这可能与高氧诱导BP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们对面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国产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重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收入ICU的60例诊断为重度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使用浙江省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的替考拉宁注射液,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量,疗程为7~14 d;观察用药前和治疗结束后最高体温、APACHEⅡ评分、炎症反应指标、肝肾功能及微生物学检查、不良反应.结果 60例患者分离到G+球菌7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8.33%,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8.33%,屎肠球菌16.67%,粪肠球菌5.56%,溶血葡萄球菌8.33%,醇鸡肠球菌2.78%;经替考拉宁治疗,59株清除,有13株未清除,细菌学清除率(按菌株计)为81.94%;患者痊愈28例,显效22例,临床总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现为血小板数量轻微增减,且不需要临床治疗干预.结论 国产替考拉宁治疗重度G+球菌感染疗效确凿,安全性高,尤其对于ICU伴有器官功能损害的脓毒症患者,如临床高度怀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时,可考虑初始经验性使用.  相似文献   
26.
速效救心丸不但可以缓解冠状动脉痉挛 ,扩张血管 ,还能缓解胃肠道痉挛 ,笔者用于治疗肠痉挛 19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2例患者中 ,男 12 3例 ,女 69例 ,年龄 :17~ 63岁 ,平均 3 2岁 ,均经心电图、 B超、 X线排除其他病症。患者入院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取速效救心丸 5粒舌下含服 ,停用其他药物。观察 3 0 min,若无缓解追加 5粒 ,继续观察 3 0 min若仍无效 ,则改用其他药物。1.3 疗效标准 痊愈 :绞痛完全缓解 ,无其它不适。好转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但仍感轻微阵痛。无…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To observe critical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and exam their coagulation function,so as to diagnos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in the early stage.Methods Totally 56 critical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cytopenia were enrolled in the investigation;complete set of DIC tests were performed.A total of 26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DIC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Haemostasis(ISTH).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likelihood ratio,predictive value of prothrombin time(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thrombin time(TT),fibrinogen(Fg),antithrombin Ⅲ and bleeding signs(including petechia and ecchymosia)were calculated by applying fourfold table.Results The specificity of PT prolongation and Fg reduction was 87.0%;the sensitivity of ATⅢ decrease,and each of PT prolongation,Fg reduction,and bleeding(including petechia and ecchymosis)were as high as 96.0%.Conclusion Multi-markers based on thrombocytopenia are likely to improv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IC diagnosis.  相似文献   
28.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 对近3年该院收治的1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为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黄疸,多数可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病例短期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所有入院诊断的孕产妇,均及时终止妊娠,死亡率为10%,围产儿死亡率30%,大多数病例在分娩后逐渐好转.结论 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和血浆置换是提高母儿预后的关键;但即使早期终止妊娠,个别患者病情仍有可能进一步恶化,需引起临床警惕.  相似文献   
29.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为确保血液透析顺利安全有效的进行,血管通路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血液透析的进行。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14例血液透析患者穿刺失败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摘要:目的 分析2019年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检出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为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提供依 据。方法 选择深圳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ICU检出病原菌524株,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ICU患者感染 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共263株(50.2%),占前5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1.6%),铜绿假单胞菌(9.4%),嗜麦芽寡养单胞 菌(6.5%),大肠埃希菌(7.8%)和肺炎克雷伯菌(6.1%),且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阳性菌157株(30.0%),真菌104 株(19.8%)。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呈高度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90%,铜绿假单胞菌近年检出率及耐药率均呈上升趋 势,肠杆菌科细菌中耐碳青酶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达25.0%。结论 我院2019年ICU的不同标本病原菌分布不同,以革兰阴 性菌为主,治疗多重耐药菌(MDR)主要应用药物为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应加强病原菌监测及耐药分析,及时关注新型抗菌药 物(加酶抑制剂、新型头孢菌素)研发和更新,为临床提供精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