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139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蜂蜜中的呋喃它酮(AMOZ)、呋喃西林(SEM)、呋喃妥因(AHD)和呋喃唑酮(AOZ)等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调节pH值至7.0~7.5,衍生溶液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乙酸乙酯洗脱,流动相定容,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硝基呋喃代谢物在0.5~3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5μg/kg,在0.5、1.0、2.0μg/kg的添加浓度的回收率为83.5%~101.9%,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3.21%~5.46%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和准确,适合蜂蜜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52.
孙雅慧  刘鑫  唐旭炎 《安徽医药》2018,39(6):654-658
目的 比较上颌前牙区螺丝固位(SR)和粘接固位(CR)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修复的74例上颌前牙区缺牙患者(90颗种植体),根据临床固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R组(51颗)与CR组(39颗)。比较两组修复后第1天和3、6、12个月边缘骨吸收、软组织指标和牙龈位置。结果 与SR组相比,CR组骨吸收量显著减少(F组间=14.644,P<0.05);改良出血指数(mSBI)显著增加(F组间=7.536,P<0.05);角化龈宽度(wKM)显著增加(F组间=11.489,P<0.05);牙龈边缘位置(GL)效果较好(F组间=6.407,P<0.05);两组改良菌斑指数(MPI)记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525,P>0.05)。CR组美观满意度较高(t=-3.35,P<0.05);刷牙出血满意度较低(t=3.022,P>0.05);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1,P>0.05)。结论 在边缘骨吸收、wKM、GL和美观满意度方面,CR效果较好;在mSBI和刷牙出血满意度方面,SR效果较好。CR与SR在上颌前牙区的种植修复效果上各有优劣,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刘鑫 《北方药学》2018,15(3):84-85
目的:探讨氨溴索静脉注射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2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入院后均进行对症的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机械通气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了改善病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预后质量,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4.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NSCLC)作为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虽然目前NSCLC有着较好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缺乏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判断,NSCLC的病死率仍然较高。microRNA-21(miR-21)是miRNA中的一员,即往研究表明,miR-21作为一种致癌miRNA,通过调控各种靶分子和信号通路抑制基因表达从而促进NSCLC的发展。miR-21在NSCLC的发病、诊断、治疗、预后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miR-21在NSCLC诊疗作用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5.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非编码核糖核酸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门领域。环状核糖核酸(circRNAs)是一类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可以从不同水平和角度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就circRNAs在成骨及破骨分化中的miRNA海绵作用、成骨分化过程中和骨质疏松症患者中circRNAs的表达谱、以及circRNAs作为骨质疏松症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骨质疏松症诊治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27岁。“G1P0宫内妊娠38+2周,臀位,单活胎,未临产”,要求择期剖宫产于2013年4月20日入院,2013年4月21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医嘱: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头孢美唑2.0g,ivd bid;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I)10ml(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E/支,批号:1208092),ivd qd;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桂林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现状,为社区老年糖尿病防治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桂林市漓东社区年龄≥65岁且居住时间≥5年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共调查526人,对其中的58名糖尿病患者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病率为11.0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1.45%,女性为10.70%,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老年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病率为86.21%,用药率为96.55%.结论 老年患者糖尿病发病率高,多合并其他慢性病,应加强社区对糖尿病的防治及管理.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双能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狭窄和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源CT双能量CTA检查8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分析双能量CTA自动减影去骨技术对颈动脉的显示情况,并评价图像质量。分析80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斑块在颈动脉各段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其中有30例患者在2周内选择了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与双能量CT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双能量自动去骨后颈动脉各段血管满意率用百分比表示,去骨后图像质量评分和血管狭窄程度与DSA结果对照用段数表示,不同类型的斑块在颈动脉各段的分布以斑块数表示,行R×C表χ2检验。结果80例患者经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后,显示颈动脉血管总体满意率为86.0%,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血管满意率最高(96.3%)。30例阳性患者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去骨后与DSA对照,狭窄吻合率基本一致,中度以上狭窄吻合率超过90.0%。72例检出斑块,其中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检出率最高;软斑块多位于颈总动脉段(63/115),硬斑块多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81/132),混合斑块多分布在ICA—E段(54/85),不同类型的斑块在颈动脉各段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颈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分析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为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中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22例肝外胆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MRCP检查结果。结果:肝外胆管梗阻包括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在本组良性16例,恶性6例,两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各不一样。其中,良性梗阻主要表现为壁正常或均匀增厚,管腔均匀扩张,并且不断的变窄,管断端逐渐移行,其改变的形状为“鸟嘴样”;而恶性梗阻主要表现为管腔不均匀对称扩张及突然狭窄或截断,管壁不均匀增厚,可出现“双管截断征”。本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MRCP检查,所有患者的胆管梗阻部位均能准确的显示,定位准确率达100%。良性梗阻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单纯MRCP定性有15例准确,准确率为93.7%;恶性梗阻有5例定性诊断准确,准确率为83.3%。MRCP鉴别良、恶性胆管梗阻共计20例定性准确,准确率为91%。结论:MRCP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有局限性,且有一定夸大效应,需结合常规序列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联合郁乐疏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即口服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活血化瘀中成药及前列腺按摩;试验组44例,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郁乐疏合剂。治疗前后两组分别应用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状况,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测评患者性功能状况,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性功能障碍亦有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疼痛不适症状改善明显,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症状评分为(7.89±2.82)分,对照组为(10.41±2.55)分,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试验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别为(24.30±5.07)分和(13.80±3.62)分(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分别为(23.81±5.01)分和(16.23±5.93)分(P0.01)。结论:郁乐疏合剂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