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儿科中最常见的先天畸形 ,种类多 ,表现复杂 ,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新生儿科从1989~ 1999年共收治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 62例 ,综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 62例 ,男 4 5例 ,女 17例 ,首次出现临床症状时间 0~ 7天 52例 ,8~ 2 8天 10例 ,合并 2种消化道重复畸形 4例 ,合并其他系统畸形 4例 (该 4例分别为 :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瘘合并先心病、左无肾、右肺 2叶畸形 ,先天性直肠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尿道下裂 ;先天性无肛合并膀胱直肠瘘 ;先天性无肛合并直肠阴道瘘 )。1.2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回顾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包括传统中药制剂和民族药制剂)的备案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方法 统计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6日发布的中药制剂备案信息,从备案中药制剂(剂型、功效主治)和备案机构(行政级别、地域分布)两方面分析四川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结果 备案中药制剂2 720个,剂型以丸剂(48.20%)、散剂(19.93%)、胶囊剂(9.63%)为主。备案传统中药制剂1 026个(37.72%),功效主治以活血(30.02%)、清热(18.81%)、补益(16.08%)为主;申报制剂备案医疗机构共76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9家,民办医院及诊所27家,多集中于成都市;公立医疗机构共备案中药制剂862个(84.02%),其中省级医院259个(25.24%)、市级医院421个(41.03%)、县级及以下医院182个(17.74%),且多数具备自行生产和配制的能力。备案民族药制剂1 694个(62.28%),分布于甘孜州(1 290个)、阿坝州(280个)、凉山州(124个),但申报制剂备案医疗机构仅15家。结论 四...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不同时间点脑组织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 (AQP-4) 表达的功能意义。 方法 健康3 d龄SD大鼠60只, 分为对照组 (12只) 和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 (HIBD)组 (48只)。HIBD 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分为吸入80 mL/L O2+920 mL/L N2 4 h、8 h、16 h、24 h 四个亚组,每组12只大鼠。对照组仅行假手术, 不予右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缺血。HIBD各亚组分别于持续缺氧缺血4 h、8 h、16 h、24 h后处死动物,对照组于手术后12 h处死。取脑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脑含水量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脑海马AQP-4 mRNA表达。 结果 HE染色示:随着缺氧缺血时间延长,右脑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肿胀进行性加重,24 h组神经细胞溶解损伤明显,胶质细胞稀疏变性。HIBD 组右侧大脑持续缺氧缺血8 h、16 h和24 h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对照组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右脑海马AQP-4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 (P<0. 05)。 结论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水肿,海马AQP-4表达下调,提示AQP-4与脑组织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84.
<正>患者女,65岁,因发现右肺上叶磨玻璃样结节6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胸腔镜下右肺楔形切除术,病理诊断微小浸润性腺癌,决定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发现右肺中叶肺静脉变异,右肺中叶肺静脉内外两支并未汇合成共干支注入上叶肺静脉主干,而是一支汇入上叶  相似文献   
85.
86.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急症(Hypenensive emergercies)是指:因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急性相关症,是在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基础上使周围细小动脉突然暂时性强烈痉挛,血压急剧升高而诱发。需要立即降低血压,以防止或减轻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有明显靶器官损害患者应在1~2h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无明显靶器官损害患者应在24-48h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高血压急症时必须迅速使血压下降,以静脉给药最适宜,应用起效快、半衰期短便于调量的降压药物,如硝普钠、α-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闭。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NICU、PICU、CCU)医务人员鼻前庭携菌状况,以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对NICU、PICU 及CCU医务人员和骨一科医务人员的鼻前庭拭子进行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共采集医务人员鼻前庭标本241份,其中NICU 151份,PICU 30份,CCU 28份,骨一科32份。241份标本检出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22.8%;检出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3%;检出4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17.0%。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鼻前庭MRSA 携带率(3.8%)、MRCNS携带率(19.6%)均高于普通科室骨一科(P<0.05)。结论:医务人员鼻前庭携菌情况严峻,条件致病菌携带率较高,不同科室医务人员鼻前庭携菌情况有明显差异,对存在MRSA定植的医护人员尽快采取消除定植的措施可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基于“和”思想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3例辨证属痰火上扰型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服用黛力新;观察组在“和”思想指导下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柴胡升降汤、针刺治疗联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比较2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2组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下降较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HAMD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HAMD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GQOLI-74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均进行血、尿、大便常规以及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检查,未发现有明显异常。结论:在“和”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痰火上扰型抑郁症相关性睡眠障碍,可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公交车站候车人群大气PM10载带重金属吸入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于2012年9月(非采暖期)、2014年3月(采暖末期)在天津市繁华地区两个公交车站(B,H)采集大气PM10样品,检测Pb、Cd、Cu、Zn、As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非采暖期和采暖末期B站PM10的平均暴露浓度分别为(279±63.7)和(216.8±93.7)μg/m3,H站分别为(335±60.0)和(234.5±115.9)μg/m3。5种重金属中,非采暖期H站大气As对成年男性具有最高的非致癌(4.29×10-4)和致癌健康风险(8.33×10-7),但均可忽略。结论应进一步关注该地区公交车站大气As的污染,保护候车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降低违禁物品成功带入率中的应用,以确保患者安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2014年7月28日至8月24日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圈名为"钥匙圈",确立"降低违禁物品的成功带入率"为活动主题,通过调查分析、小组讨论查找精神科病房内所出现的违禁物品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与活动前进行对比。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违禁物品的成功带入率由实施前的83.9%降至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标率为92.4%,进步率为60.7%。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精神科违禁物品成功带入率,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还能充分发挥护理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