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36篇
  免费   10006篇
  国内免费   6296篇
医药卫生   115338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209篇
  2022年   3213篇
  2021年   3851篇
  2020年   3373篇
  2019年   1758篇
  2018年   2006篇
  2017年   2882篇
  2016年   2073篇
  2015年   3796篇
  2014年   5018篇
  2013年   6507篇
  2012年   9424篇
  2011年   9966篇
  2010年   8772篇
  2009年   8014篇
  2008年   7915篇
  2007年   7900篇
  2006年   7046篇
  2005年   5472篇
  2004年   3813篇
  2003年   3337篇
  2002年   2454篇
  2001年   2226篇
  2000年   1558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AVP含量。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AVP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非常显著(t=9.59,P<0.01);给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4周后其血浆AVP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2.2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AVP含量降低,抗精神药物氯氮平对体内AVP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极为常见,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动脉搏动性压迫延髓区第Ⅺ、Ⅹ脑神经根能引起高血压,并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神经血管减压术缓解了这种搏动性压迫,为原发性高血压尤其难治性高血压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并已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主要综述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并介绍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993.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新生儿几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3组新生儿血清sICAM-1水平。脐血组:34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组:25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组:33例治疗前(入院第1d)及有效治疗后7-18d(出院当天)的败血症新生儿。结果:血清sICAM-1水平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败血症组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后略有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与阳性之间比较,不同程度败血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sICAM-1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但不能评判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G蛋白的影响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G蛋白亚型的变化。结果:①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s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s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②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i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①LPS诱导RPMVECS Gsα和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是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机制之一。②甲基强的松龙参与抑制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巨输尿管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对本症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将收集的8例本症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及CT扫描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是明确本症诊断的有效手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在B超提示下行逆行尿路造影能获得满意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96.
阑尾残株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阑尾残株炎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例阑尾残株炎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阑尾残株炎均因阑尾切除时根部留得过长所致,易误诊误治。结论:阑尾切除时根部应小于0.5cm,对阑尾切除术后右下腹仍疼痛的患,应考虑有阑尾残株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抗原。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紫癜肾,IgA型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者及正常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者IgA型ANC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ELISA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特异性抗原PR3、MPO,均为阴性。结论:IgA型ANCA定性检测可反映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情况,其特异性抗原与其它类型血管炎IgG型ANCA特异性抗原 不同。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进一步明确小儿 Fisher氏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断标准。方法 :对 2 2例小儿 Fisher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 2例患儿均以眼肌麻痹和小脑共济失调为主征 ,伴有肢体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的弛缓性瘫痪 ,约半数以上病儿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结论 :Fisher氏综合征是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 ( AIP)一种特殊型或变异型 ,是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的颅神经受损的AIP。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及脑缺血性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开颅法大鼠SAH模型,检测24h内血及脑组织中NO和ET-1含量,并测定脑微区血流(rCBF)和基底动脉管径。结果:大鼠SAH后30min基底动脉管径缩小,rCBF持续下降;血NO减少,ET-1增多;脑组织NO和ET-1均增加。结论:血NO减少,ET增多系SAH后CVS发生的原因之一;脑组织NO和ET增多则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