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2 毫秒
41.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上皮型钙黏附蛋白 (E 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对石蜡包埋的NSCLC患者标本 90例分别进行VEGF及E cadherin检测。结果 :VEGF在NSCLC中表达阳性率为 70 0 % (6 3/ 90 ) ,E 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为 5 2 2 % (4 7/ 90 ) ;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VEGF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VEGF与预后密切相关。E cadherin与p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VEGF与E cadherin在NSCLC中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VEGF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E cad herin缺失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可作为判断肿瘤转移的有价值的指标。NSCLC中VEGF的高表达与E cadherin表达的缺失共同促使了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2.
苦参总黄酮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苦参总黄酮(kushenflavonoids,KS—Fs)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KS—Fs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构建S180肉瘤、H22肝癌和Lewis肺癌小鼠肿瘤模型和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食管癌Eca-109裸小鼠移植肿瘤模型,研究KS—Fs体内抗肿瘤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考察KS—Fs的毒副作用。结果:KS—Fs和苦参酮(kurarinone,Kur)在体外有比苦参总碱(kushenalkaloids。KS—As)更强的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率:KSFs4.9~29.4〉g/ml,Kur2.0~13.1〉g/ml,KSAs〉200/lg/m1)。体内研究表明KSFs和Kur不仅能有效抑制小鼠H22肝癌、S180肉瘤、Lewis肺癌(瘤质量抑瘤率60%~80%),而且能显著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和人食管癌Eca109裸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瘤质量抑瘤率在41%~47%)。小鼠口服和静脉注射KS—Fs的最大耐受剂量分别大于2.8g/kg和750mg/kg,远远超过苦参碱(口服半数致死量为1.18g/kg),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研究表明KSFs或Kur是新颖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90例早孕妇女依次静推芬太尼、异丙酚,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出血量,用药后呼吸和心率变化,有无过敏,躁动,苏醒后有无头晕、焉心、呕吐等副作用,询同孕妇满意度和术中知晓等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毕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苏醒快,可明显减少腹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结论 异丙酚配伍芬太尼用于人流术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44.
急诊中毒自杀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中毒自杀的流行病学规律以及救治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年内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自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内共收治中毒患者304例,其中自杀病例95例(占31.25%)。男性16例(16.84%),女性79例(83.16%),男女性别比为1:4.93;95.79%为本院初诊病例;20%病例使用了救护车;61.05%为本地自杀病例。自杀病例的平均年龄为26,29岁,自杀年龄主要集中在15~34岁之间。大多数病例能在1小时内送往医院接受抢救(51.58%);前三位职业排序为服务业(21.05%)、待业(21.05%)和家务(15.79%),平均自杀平均为20.53岁;药物(78.95%)和农药(12.63%)是自杀的主要毒物;经急诊处理后继续留观和住院的患者占52.63%;死亡1例。结论:青年人是急性中毒自杀的高危人群;经消化道摄入毒物是最常见的中毒自杀方式;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自杀特点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45.
自1993年2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92例,其中62例行脾脏部分切除,全部治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明华  韩军  田福利 《医学综述》2003,9(7):414-416
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自 1987年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以来 ,使该病治疗发生了显著性变化 ,成为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的根治性措施 ,RFCA不但可以免除患者因长期用药带来的痛苦及其副作用 ,而且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 ,随着治疗病例数的增加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 ,RFCA的副作用也表现越来越明显 ,并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现将RFCA并发症简述如下。1 RFCA对冠状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由于RFCA时释放的能量产生的损伤范围非常局限 (大约 4mm) ,加之冠状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快 ,因此三尖瓣环或二尖瓣环周围的房室旁道消融时对冠…  相似文献   
47.
长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毒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能较逼真地模拟移植排斥反应的体外实验模型。方法:利用EB病毒转化的BI林巴母样细胞系作为刺激细胞,诱导同种异体或异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然后检测效应细胞对刺激细胞源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建立长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毒实验模型。结果:用不同刺激细胞诱导产生的效应细胞能有效杀伤刺激细胞来源的靶细胞,进一步克隆实验证实这种杀伤效应是由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所致,结论:长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毒实验模型能较逼真地模拟器官移植受者体内发生的由CTL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P糖蛋白(Pgp)的关系,以及复发肺癌与化疗效果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肺癌标本中的Pgp表达水平。 结果 51例肺癌组织中有20例Pgp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92%。Pgp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而在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之间,有显著差异,但与吸烟史长、短无关。29例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与Pgp表达无关。15例复发肺癌患者接受联合化疗,Pgp阳性病例疗效较阴性者为差。 结论 Pgp表达与肺癌患者吸烟史有关;Pgp阳性患者化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中多药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探讨胃癌组织中P-糖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P-糖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2.3%(33/78)。P-糖蛋白表达在胄癌各临床分期、大体形态及组织学类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胃癌组织中P-糖蛋白表达提示胃癌与多药耐药表型有关化疗药物的先天性耐药有关,可能是胃癌临床化疗疗效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调强放疗技术的精确件体现在靶区内剂量的准确性和剂量分布的适形性.在调强治疗技术所需要建屯的质量保证方法中,射野半影宽度的确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