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构建表达载体pcDNA3.0-sHLA-A2-IgGl-Fc,为进一步真核表达可溶性HLA-A2-IgG1-Fc蛋白奠定基础。方法从T2细胞中提取总RNA,借助RT-PCR技术扩增包括信号肽的可溶性HLA-A2的cDNA序列并把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然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用PCR的方法从含IgG1-Fc基因的PIG质粒中扩增目的基因IgG1-Fc段,然后经酶切后插入前面构建好的表达载体pcDNA3.0-sHLA-A2中,最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已将目的基因HLA-A2和IgG1-Fc片段插入载体pcDNA3.0。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cDNA3.0-sHLA-A2-IgG1-Fc。  相似文献   
12.
动脉性鼻出血的不同方法治疗及疗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门诊及急诊工作中动脉性鼻出血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鼻内窥镜下以传统的前鼻孔填塞法及电热烧灼法、微波凝固法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结果:共治疗鼻腔浅部动脉出血患者693例,其中前鼻孔填塞法治疗230例,抽纱条时停止出血患者193例(83.9%),两周以内原部位又出血者35例(18.1%);电热烧灼法治疗328例患者,包括65例呈持续性血管搏动性出血,均治疗成功;微波烧灼法治疗135例,在出血点暂时闭合时施行手术成功者95例(70.4%),40例患者在活动性出血状态下以微波烧灼术治疗失败,改用电热烧灼法治疗后获成功。电热灼法和微波法治疗后2周以内,鼻出血患者原部位均无再次出血。结论:(1)传统前鼻孔填塞法为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宜于不易暴露的嗅裂区出血点治疗,但此法治疗时间长,患者痛苦较大,填塞术后再次出血的机会较多。(2)微波烧灼法对于活动性动脉出血点很难奏效,这与微波不能有效凝结快速流动血液有关。(3)电热灼法对静止性动脉出血点或活动性动脉出血点均能有效治疗,为最迅速和可靠的止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例幼儿血型B抗原减弱的原因,为今后婴幼儿血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性数据。方法:对2017年2例13个月龄患儿血型B抗原性减弱的样本进行血清学和Sanger双碱基DNA分子测序分析。结果:2例样本其中1例ABO血型基因型为ABO*B101,另1例为Bw型。结论:本次研究提示,幼儿血型抗原减弱可能是红细胞上血型抗原表达减弱导致,血型基因并未发生突变;也有可能是由于血型亚型造成,在儿童血型鉴定时尤其要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韩军  刘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56-3257
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随着护理行业的需求,大量男护士的加入使护士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1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31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45例合并糖尿病,占14.4%。45例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1.1%,268例无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麦滋林联合弥可保预防XE-LOX化疗中的毒性反应.方法:对60例应用XE-LOX方案联合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于第1天化疗开始前予以弥可保针剂0.5mg静注,连续7日,观察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同时口服麦滋林0.67g,每日3次连续14日,观察腹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发生率为16.7%(5/30),对照组43.3%(13/30),经秩和检验,差异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麦滋林腹泻发生23.3% (7/30)对照组发生率50% (15/30),经秩和检验有差异性(P<0.05).结论:麦滋林联合弥可保对XELOX方案引起的腹泻及神经毒性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芝麻素(Ses)和维生素E(VE)联用对化学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28只给予D-半乳糖(D-gal,180mg·kg-1·d-1,i.p.)和三氯化铝(AlCl3,15mg·kg-1·d-1,i.g.)20周建立化学性肾损伤模型。于造模第13周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NS,5.0mL·kg-1·d-1)、Ses组(160mg·kg-1·d-1)、维生素E组(VE,10mg·kg-1·d-1)及Ses+VE组(160mg·kg-1·d-1+10mg·kg-1·d-1),按设定剂量分别灌胃给药8周,另设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NS,5.0mL·kg-1·d-1,i.g.)。末次给药后称体质量(BW)和肾湿重(HWW);化学比色法测肾组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HE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和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测iNOS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测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es、VE和Ses+VE组能明显减轻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降低肾匀浆NO、MDA含量,提高T-AOC、SOD活性;上调肾脏eNOS蛋白表达,下调iNOS蛋白表达,且疗效Ses+VE组优于单用Ses、VE组(P<0.05,P<0.01)。结论:Ses联用VE对抗化学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产生,提高抗氧化能力,上调肾脏eNOS蛋白,下调iNOS蛋白,恢复eNOS/iNOS表达的异常有关,且疗效优于单用Ses和V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共同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稽留流产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A、B、C 3组(n=20)。A组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共同进行治疗;B组患者仅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C组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共同治疗。比较3组患者宫颈扩张满意人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比较, A组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B、C 2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对稽留流产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