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蛋白(MUC2)的表达,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外周血中角蛋白(CK20)mRNA、癌胚抗原(CEA mRNA)的表达,CK20 mRNA及CEA mRNA任何一项结果阳性即为存在血清微转移.结果 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5.5%.49例患者中,发生血清微转移31例,其中VEGF阳性表达24例(77.4%);未发生微转移18例,其中VEGF阳性表达6例(33.3%);血清微转移的发生率随VEGF表达的增高而增高(P<0.01).发生微转移者MUC2阳性表达22例,无微转移者为12例(66.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其血清微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以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作阳性对照。结果CK20 mRNA术前阳性表达率为32.9%,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P〈0.01),而与TNM分期、肿瘤的部位、病人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CK20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干术前(P〈0.05);20例健康志愿者无一例阳性表达,胃腺癌细胞株BCK-823均为阳性表达。结论CK20 mRNA作为标志物用于检测胃癌的血循环微转移是可靠的;手术操作可促使肿瘤细胞释放入血。  相似文献   
43.
甘南玛曲县及其周边地区鼠疫自然疫源性调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玛曲及其周边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对自然景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等进行现场调查,对所获材料进行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结果未检出IHA阳性血清,未分离出鼠疫菌,检出3份RIP阳性血清,但该地区自然景观及主要宿主动物分布和媒介蚤构成表明当地具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的基本条件.结论玛曲及其周边地区可能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建议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判妊娠并发宫颈机能不全中,实行宫颈环扎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妊娠并发宫颈机能不全实行宫颈环扎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分析病例的护理效果。结果:90例患者中,82例患者自然分娩,5例患者剖宫产分娩,3例患者胎膜破裂分娩,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和胎儿成活率均为100%。结论:行宫颈环扎术的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实行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促使患者顺利完成分娩,保证母婴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在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50~150 ml,手术时间为150~300分钟,胸腔引流液150~450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5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皮下气肿及胸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10例均存活,没有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人痛苦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特别适合年龄较大或心肺功能欠佳患者。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探讨线粒体DNA含量变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扩增22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线粒体DNA编码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OⅡ),以核编码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比较两种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的差异.结果 肝癌组织中线粒体DNA相对含量为156.54±107.54,癌旁组织线粒体DNA相对含量为290.24±18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组织线粒体DNA的含量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手术操作与胃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K20) mRNA及癌胚抗原(CEA)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以10例胃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 CK20 mRNA及CEA mRNA在术前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9%和51.4%,而术后二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和70.0%,术后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χ2=12.62、5.06,P<0.05).20例健康志愿者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 手术操作可以促使胃癌发生微转移.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分别占65.05%、71.96%;另外,老年组伴有的慢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骨关节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死亡率也较高。结论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大气中PM2.5致大鼠呼吸道急性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致大鼠呼吸道的急性损伤及其机制.方法将体重180~220g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高、中、低PM2.53个剂量组进行染毒,采用气管注入法,灌注体积0.5ml,灌注后第12d处死大鼠,进行肺泡灌洗液(BALF)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和IgG、IgA测定,并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3种酶和蛋白及IgG、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个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有炎性改变,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淋巴细胞增生,3个实验组随剂量增加肺组织炎性病变程度加重.结论 PM2.5可致肺组织细胞和生物膜的损伤,且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和局部粘膜免疫.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基因在直肠癌中的转录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1例新鲜直肠癌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TA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TAP在89.5%(18/21)的直肠癌标本中高表达,而MTAP在癌旁对照组织中却不表达或转录水平降低9.5%(2/2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AP基因高表达在直肠癌中好像是特有的,这一发现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